人口分布

陈姓是全球华人、韩国人、越南人的姓氏,在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海南省、 江苏省、香港、澳门以及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是第一大姓。中国姓氏密度图册中,陈姓分布与闽海民系的分布范围极一致,在浙南、福建以及广东沿海皆极高密度,呈极深红色,人口密度在7.8%以上,在珠三角、长三角呈次深红色,人口密度在6.5%-7.8%之间,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地区极少分布。南方地区陈姓位居第一大姓,则在北方地区位居第七大姓,超过很多北方典型姓氏。

陈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位;人口七千一百三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大约5.1左右。全球约达9800多万之众。

陈氏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多此姓,在台湾省和广东两省,陈氏约占当地人口的10%以上。

宋嘉佑七年(1062年),由于陈氏族人过度集中,形成了地方上的压力,有碍于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时经朝中的文彦博、包拯等大臣合议,宋仁宗准奏,决定采取双分流的办法。是年七月,由宋仁宗御赐编号,将家族财产列为291份,将陈氏分流至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广东、福建、山东、上海、天津等16个省125个县市,入住的田庄达290余处,致使义门陈氏遍植于华夏四方,这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人口分流和远距离的动迁行动。这些陈氏徙居新址后,家家门口都挂起“义门”灯笼。

天下陈姓源出于颍川(河南长葛)。东汉时,陈实系胡公满之43世孙,为太丘长,人称“陈太丘”。唐代中,环公(临海令)带着伯琪等六个儿子避难于泉州仙游(今天莆田市仙游县),其第五子伯瑄(满公之70世孙),勤奋好学,文采出众。当时因南康有一位署官食禄的马聪与他友善。在造访马府时,两人结伴游览了庐山。遂迷恋匡庐气势磅礴,蠡泽风景优美,乃偕其子旺徙而居之,晦迹于江州德安县太平乡长乐里永清村。伯瑄遂成为浔阳陈氏的开山之祖。德安位居九江之南,两地相距较近,因而被称之为江州陈氏.

再就是颍川陈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唐中宗时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漳州南厢山。其子陈夷行,唐文宗时任宰相。此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迁,陈后裔陈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其曾孙二郎、三郎再迁至广东梅州,后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官至东宁总制使,在台湾建立屯田制度,设立学校,被尊为陈氏入台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国建立的300多年间,陈氏迁台人数很多,其中仅武荣诗山霞宅陈氏一支就2000余口,成为台湾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与林姓共"陈林半天下"之美誉。

在陈氏分流远迁之时,陈宗俞(系满公之80世孙)在润州任职别驾。携子孙迁居丹阳珥陵越塘,成为丹阳陈氏始祖。《丹阳县志·城廓》载,“越塘桥,宋祥符八年(1016年),里人陈诚建。”陈诚之4世孙陈震,在越塘生两子,长子陈东,次子陈南。陈东死于1127年,年42岁。有遗腹子,取名嗣宗。《丹阳县志·荫袭》载,陈嗣宗以父陈东之荫袭,授迪功郎。陈嗣宗生有四子,幼子陈明,由越塘迁往珥陵花家渡。陈明为花家渡陈氏始祖。


陈姓人口分布.jpg

    

宋朝时期,陈姓大约有300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9%,为宋朝第六大姓。陈姓第—大省是福建,约占全国陈姓总人口的20.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江西、 浙江、四川,四省大约居住了陈姓总人口的57% ,其次分布于河南、广东、江苏、湖南,这四省又集中了26%。全国形成了以闽粤贛湘、苏浙、四川、河南为中心的四大块陈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陈姓大约有4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5% ,为明朝第四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 , 陈姓人口增长率比全国人口的増长率要高得多,纯增长率高达4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四省大约居住了陈姓总人口的55.4% ,其次分布于广东、安徽、山东、湖南,这四省又集中了24.6%。浙江为陈姓第一大省,约占陈姓总人口的20%。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苏皖鲁、贛闽粵湘两大块陈姓人口聚集地区,陈姓聚集重心开始裂解,向东、向南分离。

当代陈姓的人口已达到5800万,为全国第五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4.63%。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陈姓人口由420万激增到5800万,増长了近14倍,增长速度略超全国人口的増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陈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四川、福建、江苏、浙江五省,大约占陈姓总人口的40% ,其次分布于河南、湖南、安徽、湖北、台湾、山东、广西、贵州、江西九省,又集中了38%的陈姓人口。广东为当代陈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陈姓总人口的13%。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分水岭,北少陈姓、南多陈姓的局面。形成了粵闽浙陈姓高聚集中心,然后向西北方向呈梯度减少。

陈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闽粵琼浙、苏皖南部、江西大部、湖南南部、广西大部、川渝贵交界地区,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_一般在5.2%,最高地区可达1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2.2%,居住了大约54.7%的陈姓人口。苏皖赣湘北部、川渝贵大部、云南、湖北、鲁豫大部、陕甘宁南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东部、黑吉西部、辽宁北部、新疆西北部,此比例在2.6%—5.2% ,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3.3% ,居住了大约34%的陈姓人口。


0.1010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