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中原姓氏之一,世界第一大姓。中国人口9500万,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1.2亿。在中国,湖南、四川、重庆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在台湾地区、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译音分别有Li、Lee及Lay等,而澳门则有Lee、Li及Lei等。Li为汉语拼音,Lee及Lay为粤语拼音,而Lei则为葡萄牙语译音。李姓历代名人极其多,如思想家李耳、诗仙李白等。
木有根,水有源,人莫能例外。族之有谱,犹邑之有志、国之有史,名称虽曰不一,体裁亦各有别,然其理则大致相同也。史、志所载一国一邑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族谱之修,无非明人伦、考世系、序昭穆、别亲疏也。吾李姓乃中华民族之大族,在《百家姓》中位居第四,全国姓氏人口排行第一,人口过亿,且祖上出自一处,源地甘肃陇西,故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法.
寻根溯源,访古认祖,乃人之天性。追溯李氏,本自嬴姓,其原始始祖为少典,其后是少典之子轩辕黄帝。李氏血缘始祖为皋陶,皋陶在尧为炎黄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知人”“安民”等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将他作为继位侯选人培养,未及禅让,皋陶就去逝了。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皋陶子孙称理氏。理氏传至33世理征时,因屡谏纣王,且执法不阿,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携子利贞逃之伊侯之墟,以李子充饥,得以活命,后畏于纣王追捕改姓,因理、李同音通用,又因李子有救命之恩,“指树为姓”,遂易理为李焉,由此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贞;嵩县上古时期为伊国、伊侯国所在地,李姓得姓之地当在伊河流中上游地区之嵩县。李氏正史始祖为李耳。李耳,字伯阳,谥号聃,世称老子,道教元祖,著《道德经》,唐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东周平王时任太史,古之圣人,博大精通,孔子曾问礼于李耳,受益匪浅。老子的学说,流传于后世,其思想流派对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影响至伟,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是一股重要的思想推动力。

11
0.0835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