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11

邵姓,我国望族,代有才人,名人辈出。

据《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台湾学者高树藩编纂,被称为是“开中国辞书新纪元的不同凡响的创作”,于1971年台北中正书局出版,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出版)说邵姓,“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从邑;一说文王子季载之后,望出博陵。”

其释简要。

《历代邵氏名人传》的编纂,是我国家谱、族谱文化、姓氏辞书的创新之作,很有史学特色。其作彰显了邵氏名人为历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看出了邵姓源流及召、邵演变过程,旁征博引,甚显其研究功夫之深,亦堪称不同凡响的创作。

根据摩尔根《古代社会》对美洲印第安人原始社会的描写,恩格斯进一步地、科学地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氏族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国家、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这表明家庭、氏族的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前提。

在我国“大跃进时期”,我们曾经议论过会很快发生“家庭消亡”以及“家族消亡”的问题,其实,现在看,这是我们的一种理论幼稚。

家庭、家族、姓氏现象,既是一种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即靠人类传承、基因、生命纽带关系维系着的现象;又更是一种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即靠家庭作为生产力单位、商品消费单位、上层法权应承单位等等经济、政治关系维系着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会长久存在。因此,《历代邵氏名人传》的编纂,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姓氏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据全国普查,我国现馆藏建国以前的各类家谱、族谱有五万多种。这些馆藏,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宝贵资料,其中宝藏着往往在其它史料找不着的重要史料,特别是关于人口学、生物基因学以及民族学、姓氏学等等特色社会学科方面的珍贵资料。

不久前,即2011年10月12日,我被特邀参加了在河南洛阳市召开的“纪念邵雍诞辰1000年庆典大会”。邵雍(1011-1077),是宋代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与周敦颐、张载、程灏、程颐,同称“北宋五子”。邵雍自学成才,终身不仕,凭着自己的聪明,研究古代社会、未有文字前就以“言传”、符号传承下来的“古文化化石”一一《易》书的卦爻、象数,推演了我国从尧帝甲辰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己未几千年历史过程的兴亡治乱,著述了《皇极经世书》十二卷。南宋理学家朱熹赞其“推之甚至”,“自《易》以后,无人做得一物如此整齐,包括得尽。”近代学者梁启超在《儒家哲学》中说:“邵子在学术界是一个慧星。……后来的人,没有他聪明,抄袭他的语言,不能传他的学问。”邵雍在《易》学研究方面很有创新性、先导性、启蒙性,他是一位天才的思想家。在主席台上我与全国记协名誉主席邵华泽先生(1992年我们共同参加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起草小组时,他曾赠我书法)坐在一起,闲聊中我说:“邵氏出天才,邵氏有天才基因,你邵华泽也算是当今邵氏天才。”我所指的是1964年毛主席曾赞扬他在《解放军报》发表的《浅谈一分为二》理论文章,他说:“你真会开玩笑!我算、什么天才?”接着他问我:“你说说我们邵氏有哪些天才?”当时我们坐在大会主席台正中位置,众目睽睽,不好意思多说话,没回答。今见《历代邵氏名人传》,正好为邵华泽先生作答,邵氏历代的天才或精英不都囊括其中了吗?除邵雍外,召公奭,邵姓的开山祖,周王朝太保,以德政治国,“甘棠遗爱”至今传诵;汉代循吏召信臣,廉洁奉公,爱民如子,人称“召父”;唐代诗人邵楚苌;宋英宗赞为“真国器”的宋代枢密直学士邵亢;明代循吏、礼部尚书、文学家邵宝;清代文学家邵长蘅、史学家邵晋涵;近代中国新闻理论开拓者,中国第一位新闻通讯社社长邵飘萍;和平老人邵力子;当代企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史学家邵循正;钢铁冶金专家,院士邵象华;将军,新闻学家,书法家邵华泽;易学家邵伟华;现代企业家邵钦祥等等,枚不胜举,说他们是天才,并不过分。由于基因使然,我相信,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邵氏将会涌现更多的天才!

另外,我也非常关注邵氏文化。多年来,我收藏了多件邵氏名人的文物性资料。主要有邵雍的明永乐刊本《皇极经世书》、明万历刊本《伊川击壤集》;邵晋涵的清乾隆时手迹《殿试试卷》;邵章的《六朝碑版奇字临本》等六种手书墨迹等,愿与关心和研究邵氏文化的学者和方家共享。

是为序。

0.0967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