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新乡古村旧事
张氏大宗祠名人典故
位于新岐路的张氏大宗祠今貌
新乡张氏大宗祠,今坐落于新岐路中段,为三进的潮汕传统宗祠建筑,在汕头旧市区内是现存规模较大的一处建筑物,宗祠建成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冬月。在现存的张氏新村地股委员会监制的“岐山张氏新村屋基详细图”里,张氏大宗祠有前后三处天井,有后库和一对厝包伙巷,前面原来有阳埕、照壁以及草场。祠前的路原名“风度路”,其后原名“金鉴路”,都取自于张氏一族的历史典故。
时任市长进士为祠堂题字
彰显独特人文风尚
新乡张氏大宗祠的题字,实际上是两篇记录新乡张氏一族由来的文章,分别刻在8幅石壁之内。其中一篇为赋,创作者为张纶,其在1930年至1931年之间任汕头市长,通篇均用四字句,正文208字,开头为:“懿维皇祖,系出天潢,轩辕迈种,少海芬芳……”张纶文章笔力雄健,彰显张氏一族从轩辕黄帝后裔衍生,最终辗转进入新乡的故事。其文中写到“会宗敦谊,追远勿忘”,正是潮汕张氏各派在新乡修建大宗祠的根本原因,而“堂开鮀屿,庙启凤冈”便将新乡大宗祠的在“鮀岛”汕头的位置点明。此篇文章经由范家驹毛笔书写,彰显出独特的人文风尚。
范家驹,潮阳和平人,光绪廿八年(1902)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登进士,是潮汕最后一位进士,曾任清政府法部郎中,后弃官从商。其书法独具一格,师法汉隶、魏碑,尤喜两爨,造诣深厚。
在汕头市内区域范家驹真迹碑刻不多,新乡张氏孝友堂占其一,可见新乡重文之风。
张氏大宗祠题字上范家驹的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