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载,蔺相如幼年曾因水灾随母逃荒到磁县羌村,长大后在赵国为相,晚年病逝后葬于羌村。
蔺相如在赵国几十年,在赵都邯郸周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如:中华街南门里社区的“蔺相如回车巷”;邯郸县西南6公里处蔺家河村的“蔺相如故宅”;邯郸西南16公里处的“蔺相如墓”;丛台公园湖水北岸的蔺相如祭祀重地“七贤祠”;蔺相如后裔明以后的北方祖源地磁县北贾璧乡北贾璧村等。这些成为后人缅怀先贤,启迪心灵的珍贵古迹。
关于蔺相如生前在邯郸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已著述甚详,蔺相如在邯郸的主要遗迹记述如下:
将相和遗址:回车巷
回车巷,位于邯郸市丛台区串城街社区,为战国时赵国内城南门里路西。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该巷呈东西走向,巷宽2.3米,为古代一车之距,巷深约300余米,两旁原有官邸住户二十余家,后因历代移迁,城市改造,将西段拆除。现仅存东端75米左右,两旁新建古建院落约十余户。
回车巷在此处,历史上的地方志多有记述。据明·万历《邯郸县志》载:该巷于明代万历十二年,邯郸知县肃察曾在巷墙上镶有“蔺相如回车巷”石刻。宽0.97米,高0.49米(1957年修民房时将石刻取下镶在水泥座内,文革中被毁)。清·雍正《邯郸县志》亦载:“回车巷,在南门里。世传蔺相如引车避颇于此,故名。”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杨肇基撰《邯郸县志》中也有回车巷在南门里的记载。现回车巷东头南侧,于1981年,由市政府拨款在原墙镶石刻处建一碑坊。该坊背依西墙,双檐青瓦,石柱擎顶,青石为基,通高4.5米,南北宽2.3米,进深0.55米,基宽0.75米。坊内置放回车巷纪念碑,碑高1.63米,宽1.1米,厚0.27米。汤振宇撰文,李守诚书丹,张水旺镌刻。碑坊两檐之间上面墙面上镶有石刻横额“蔺相如回车巷”六字,为原河北省省长李尔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