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国以修史,县以修志,族以修谱,均为国泰民安,民族复兴,家族盛旺之时。盖闻我族老谱在历史上续修多次,但在文革之时毁于一旦,之后第一次重修,始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正值土地承包,蒸蒸日上的一九八二年。第二次续谱则是在我国GDP突破十万亿元,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二零零三年。今年正值国庆七十周年,全国即将迈入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即将全面脱贫,我族人盼望续谱之求日渐高涨,但与上次续谱已隔十六年,原修谱之族长、家长大都驾鹤西去,应盛世,圆族望,以族长献国(15世)为首,以振国(17世)、自林(18世)为主要负责人的续修族谱委员会,于2019年12月(农历己亥仲冬)成立,开始了文革后族谱的第三次续修。
本次续修族谱,旨在详世系,分亲疏,明尊卑,志功德,弘扬家风,继传家训,承先人优良之传统,励后代奋发之志气。吃水不忘源头,望木而思根基,尽量少留遗憾。整体续修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建立宁晋孙家庄江氏族群,成为族群成员交流的平台。突出了一个“续"字。世系图谱仍以一九八三年和二零零三年两次续修之江氏族谱为蓝本,增补遗漏,续添世传,特别是我族灵寿支脉,前二次续谱均因多种因素,未能续上。这次联络组亲赴灵寿张家沟寻亲,(张家沟又派代表来祖庄问祖寻根),终于知根续祖,明析世袭,弥补了过去之缺憾。南曹一支脉,在上次续谱中说不再续,本次南曹派人专门到祖庄续谱。两支脉因为在当地已有谱续,本谱谨在族谱中载明出处,留存两支谱存案为续。其他各支亦派人核对宗谱,续新补遗。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族谱世系挂图,使族人能望图知源,不忘根本。第二阶段突出了一个“修"字,比如原族谱中,始祖来宁晋的时间有两处,扉页碑文处为一四一零年,序言中为一四零四年,但均明确为“永乐四年”,经查永乐四年即是公元一四零六年,这样就明确了始祖来宁的公元纪年;另原族谱缺少筹委会的名单,为后世查询族谱有关情况带来困难。这次把修续委员会写入谱中,以便族人了解详情 ; 谱中写有祖规,规即规矩、规章之意,但族人繁多居住分散,形同虚设。常言家有家规,族有族训,使用族训较为实际,有教育训导之意,因此将族规修正为族训,以示后人; 再者统一字辈排行,原谱二十个字即
“明英聚兴祥,国靖基家康,
勤慎谦侃成,垂熙荣盛昌”。
并载明“周而复始”实为不妥,决定在此字即将用完的修谱中,应补充新字为宜; 上两次续修成册,均为小楷写入,世系均为文字表达,虽彰显我族亲文化底蕴,但随着族群壮大,手写成册费时费力,亦不直观。这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电脑排版制作,改文字为珠帘式世系图表,每五世一提,增加了直观性,在此基础上制作出族谱挂图。另外,增加配偶及女性在族谱中的介绍,完善碟谱,通过考证,增添实证和纪实影像资料,完成制作出纸质和电子族谱两项工作。
续修家谱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宗亲系统工程,需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历史资料,花费时间和精力,耗费财力和物力。这些都得到全族宗亲的积极支持,鼎力相助,慷慨解囊,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特别族人晋生(19)多年来寻亲访友,查询遗缺,自制挂图,提供很多有价值的资料;编委成员精诚团结,不辞劳苦:宣传发动,搜集资料;筹集资金,整理编写,用汗水和心血凝铸此谱。在此谨向全族宗亲和编委成员予以致谢!
《宁晋孙家庄江氏族谱》是吾族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是纪念祖德宗功,弘扬吾族优良传统,启迪后代,奋发图强,为族添光增彩不可缺少的教材;是甄辩亲疏,尊祖敬宗的重尊要依据,乃为留待子孙的珍贵礼物,敬请珍惜和妥善保存。经研究为使族谱与时俱进,适应延续之需,望后世每十五年再续为宜。愿吾族更加兴旺发达,子孙衍庆,兰桂腾芳,英才兴邦。
谨此为序
十八世孙 強国谨撰
2019年 月(已亥仲冬)
江 氏 族 训
爱国守法,诚信友善,
克己秉公,读书明理。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尊老爱幼,雍睦一堂。
礼仪廉耻,邻里友邦,
谦恭四海,事业有成,
家训牢记、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