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 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1]。发
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 2014年
总人口大约有 2670万,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2]赵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
郡、下邳、南阳、金城、颍川、敦煌、酒泉、扶风、新安、平原等 11个。堂号除了与郡
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鹤、孝思、萃涣、敬彝、创基等。[3]中文名赵姓得姓方式以
地为氏(今山西洪洞)得姓始祖造父主要郡望天水郡、涿郡、南阳郡、颖川郡等主要堂号
半部堂、琴鹤堂等著名人物赵鞅、赵雍、赵匡胤、赵九章人口 2670万(2014年)。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赵姓是百家姓中首位的姓氏,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程。赵姓规定每30年修订一次家谱。现存赵姓家谱多是清代和民国初年纂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