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父亲出生在50年代初期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家里兄弟姐妹6个,父亲排行老四,那个年代,生存还是第一大问题,家家都在为生计发愁,识文断字在那个时候还是很少数人做的事。但我爷爷很有先见之明,虽然他并不识字,但却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爷爷坚持送孩子上学。虽然条件艰苦,但所幸爷爷有门画神的手艺,北方农村,家家供着各路神仙,每年需要更换,爷爷年轻时学下这门手艺,竟然靠着这门手艺不但养活了一家人,还有能力把孩子都送进了学校。所以6个孩子,除了大姑因为是老大需要操持家务没能上学外,其他包括父亲在内的5个孩子都进了学校。2个姑姑后来从师范学校毕业,在市里学校做了一辈子老师。大伯二伯都进了电力系统成了公职人员。而我父亲在高中念完时,已经赶上文革,高考被取消了,那时需要推荐才有机会读大学,没有人推荐,那就只能回家种地了。年轻人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选择出路的机会,离不开那片土地。

所幸的是,当年村里急需识字的人填充教师队伍,于是父亲就谋得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位。这个乡村教师及没有国家的认可,也没有上级发放工资,而是乡里面集资为这些老师发工资。所以挣得工资少的可怜。更加上那个年代,老师的地位还非常低下,老师被戏称为孩子王。 但父亲对这份职业热爱非常。期间很多人逐渐退出了这个不被国家承认的民办老师的队伍。但父亲却一直坚持下来,从初中教师到小学校长。从青丝变白发,父亲用一辈子的时间教育了一辈又一辈的人,全村上下很多跟父亲稍微小几岁的都会叫他王老师,因为他当年就是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老师了。时间飞逝,父亲的学生的孩子又被送进了学校成了他的学生。

不知不觉间,30多年过去,终于有一天,父亲听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国家政策下来了,要给这一批奋斗在农村一辈子的民办老师转正了。父亲激动万分,但就算是要转正,还是要通过一次正式的教师资格考试。记得那个暑假里,父亲戴着花镜认认真真的啃起书本来,对于教了一辈子政治的父亲来说,数学还是给他带来不小的挑战,而我则充当起他的老师,可那时我年轻气盛没有耐心,常常嘲讽父亲真是笨的无可救药。但即便是如此,父亲每次都是不急不恼的嘿嘿一笑。

半年后父亲通过了考试,终于拿到了盼了大半辈子的教师资格证书,从此以后父亲的户口变成了非农户口,在当时来说,那还是异常光荣的事情。全家都非常的高兴。从此父亲也是吃公家饭的人了。

但那时父亲已经离退休年龄没剩下几年了,不过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是国家认可的人民教师。我相信父亲是非常热爱这份职业的,甚至把这份职业当成了他毕生的事业,教书育人在他看来就应该是他的事情。他习惯于每天按时上学下学,几十年如一日,即便是农忙时节,他也从不耽误工作时间,因为此也没少遭到我母亲的埋怨。

习惯了按时上学下学的生活。以至于刚退休那会儿.父亲都感到生活的索然无味和不知所措。

后来因为某地发生了有人在学校门口砍杀学生事件导致全国各地要求每个学校都要配备保安。于是父亲又乐滋滋跑去充当保安,天天守在学校门口,迎来送往,看着学生们每天跟他打招呼,一声“王师好”让他已经心满意足。

又是一年教师节,希望全天下的教师节日快乐,也祝跟父亲一样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民办老师道一声,辛苦了,老师!

0.5923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