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是非常注重家庭教育,重视家风传承。家训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是我国古代历代家长为了教育子女而专门撰写的训诫、家规、家书等,这些家训往往浓缩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饱含深厚的爱子之情,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意义。中国传统四大家训是《孔子家语》、《司马光家训》、《颜氏家训》及《曾氏家训》。这些世家名门的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文献经过漫长历史演化,早已从一家一族的训示,繁衍成为全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而其中渗透着的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问到"家规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规"很多人就立刻呆住了。家规,每户人家的规矩都不一样。我家在吃饭时真应了那句"食不言,寝不语".吃完饭后,不可以将筷子放在碗的上方,要放在桌子上,这就代表你已经吃好了。如果桌子上有鱼刺、骨头等等要用筷子将它们扫入碗内。做完这些事还不能走,要等到大家都吃完才可离桌。我们家还有一个家规—事不过三。有一次晚饭后在公园里散步,由于凳子上被人踩过,所以我掏出一张纸,将凳子擦干净,随手一丢就没了。一位清洁工人走了出来说:"你这小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随地乱丢垃圾。"我听她这么一说,我的脸立马红了。我一边道歉一边跑去吧至今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去,这才平息了清洁工的怒火。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家风一旦败坏了,这家子的思想也就跟着败坏了。这给坏名声就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就没有人愿意跟这家人交往了,这时候想改就来不及了。我家的家风是"孝"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当我们的父母渐渐老去,就更不能顶嘴了,凡是要考虑父母。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要和和气气的说话。叫我们做事,不要推辞,尽量帮父母的忙,这样才能做到"百善孝为先".家风就是家规,有了好的规矩才能有条不紊,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几条好家训,塑造好家风,我家也不例外,我爸总是会告诉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像爷爷一样的人,奶奶说,爷爷长得一表人才,是村里的干部,为人一生正直廉洁,而且又聪明,写得一手好字,村里的事,他都会亲力亲为,他总是乐于帮助别人,所以我一直都很骄傲我有一个了不起的爷爷。我一直都很崇拜我的爷爷,我要学习爷爷乐于助人的精神,像他一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爸爸也经常跟我说起爷爷的事,爸爸说,爷爷表面上很严肃,其实在姑姑和爸爸之间,爷爷最疼的便是爸爸,爷爷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一直都很关心爸爸,爸爸小时候上学的路很远,又没有公交车,爷爷装作不在意,结果偷偷地给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虽然只是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却包含了爷爷对爸爸无声的爱,爷爷自己勤俭节约,把好的东西都留给身边的人,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于是乐于助人便成了我们家的传统,好的东西也要和别人分享。我一直都很崇拜我的爷爷,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因为在很早的时候,我爷爷就去世了,那个时候我还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爸妈都还没有结婚,所以从小到大,对于我的爷爷,我都只是听说,虽然对于爷爷,我仅仅只是听说,可是爷爷已经成了我心中的№1。爷爷在世时希望爸爸能好好读书,可爸爸只读到高中就没读了,现在也成了爸爸心里的一个遗憾,所以爷爷那些好的品质全被保留下来,作为我们的家训。从我懂事起,爸爸每年都会带我去给爷爷上香,但是那时候小,不懂,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一个人虽然走了,但他依旧活在我们心中,爷爷便就是这样,而且爷爷为人的精神也从此影响我们这些后辈人,培养我们做一个正直、无私奉献、不卑不亢的人。爷爷一直都是我们家做人的警钟,我爸爸每次在我做错事的时候,都会告诉我一些关于爷爷的事情,告诉我其中的道理,教我做人,做一个像爷爷一样的人,我也从这样的家训中慢慢长大,他们都说我是我们家里最像我爷爷的人,要我长大成为一个和爷爷一样的人,向爷爷看齐。可是我却没有,我犯了一个错,也许是在青春期里的迷茫,突然觉得很惭愧。我没有牢记爸爸告诉我的家训,没有像爷爷一样,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只要肯改。现在我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会改,并且不会再犯,我会把爸爸的训导和爷爷的精神牢记在心,我以后会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正是因为我家有一个榜样给我们指明方向,我们家一直以来都是以和为乐,帮助左邻右舍,不卑不亢,有了好的家训,塑造好的家风家气,一家人和和乐乐,虽然平凡,但是很充实。
这样的家训便一直从爷爷身上留下来,教育爸爸,教育我,教育以后的子子孙孙,家训记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