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姥爷来了。 那是让我惶惑的1968年秋天。 那一年,在几个月之内,妈妈、爸爸、姐姐先后离开家到干校去下乡。每走一个人,家里就空一块,我一点点失去安全感。家里只剩下我和两个弟弟。我13岁、大弟10岁、小弟7岁。 那日子怎么过呢?这时姥爷来了。 姥爷是个大高个儿,但背有点弯了,浓眉大眼,但眼角垂下来了。 在接下来两年时间里,我和弟弟们写给妈妈爸爸姐姐的信里,总会提到: 我们很好,姥爷也很好; 姥爷不咳嗽了,身体很好; 姥爷给买香瓜了; 我以后一定多干活,不让姥爷生气; 姥爷前几天肚子难受; 姥爷在,我们都不太觉得寂寞。 我妈妈的工资一度停发了,家里过紧日子。姥爷先给我们立了规矩,花钱得报账。记得那时,姥爷派我和弟弟出去给家里买东西,姥爷估摸着预支些钱,等我们完成任务回来,酱油多少钱,醋多少钱,得说清楚,找回来的零钱,都得交给姥爷。有时,找回一分钱,心想,姥爷不会要了吧?但姥爷还是会问:找的钱呢?姥爷不识字,只认识数字,却会打算盘、记账靠心记、心算,脑子特好使。 两年后,妈妈终于回家了,姥爷把攒下的200元钱,交给妈妈。妈妈意外,日子这么紧,怎么会攒下钱呢?姥爷说,就是怕你们再停发工资,孩子们得吃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