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也就是宋庆龄的高祖父。但是,韩仁循的名字,人们往往将他与韩儒循混淆。像盛永华主编《宋庆龄年谱》(2006年)说:“韩氏传至第20世韩儒循(宋嘉树曾祖父)时,从文昌县锦山区的罗豆迁居同属锦山的昌洒镇古路园村。”
为什么说宋耀如曾祖父是韩仁循而不是韩儒循呢?又为什么要说宋耀如曾祖父是韩仁循而不是韩儒循呢?这不是为了一般的“纠错”,否则不值得我们吃力地去穷罗资料;而是为了帮助我们试图破解宋耀如历史道道谜团之一的“过继”、以及过继“改姓”(姓宋)。
宋耀如被“过继”的说法,至少有三种,就是宋霭龄的婴儿时“过继”说、韩裕丰的去南洋后“过继”说,以及埃米莉?哈恩的去美国后“过继”说。而在“过继”当中,大多又加上“改姓”姓宋的说法,致使事情变得更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明辨是非。
当我们知道宋耀如曾祖父为什么是韩仁循而不是韩儒循的原因后,就会明白,如果说宋耀如一定被“过继”的话,那么,在他的三代家族史上就可以找出基因与传统。
那么多论者人云亦云,而将韩仁循与韩儒循混淆,问题就出在没有深入到家谱中去,看不清“过继”、“继嗣”这些乡间传统,一代又一代地纠缠在韩家子孙之间。
首先,韩仁循、韩信循、韩儒循本是三兄弟。据光绪六年续修的《韩氏家谱》:先是韩氏迁琼第19代(素派)韩文素,生于清雍正癸丑年(1733年)八月十九日亥时,终于清乾隆壬子年(1792年)九月九日卯时,妣符氏婆,生男仁循、信循、儒循。
及第20代(循派)文素长男仁循,生于清乾隆丁丑年(1757年)六月四日丑时,终于清嘉庆丁卯(1807年)六月二十七日巳时,妣凌氏婆,生男鉁彝、锦彝(出嗣)。文素次男信循,生于清乾隆庚辰年(1760年)十一月廿一日戌时,终于清道光丁亥年(1827年)。妣符氏婆。男明彝、昭彝、 日友彝、日贵彝。文素三男儒循,生于清乾隆癸未年(1763年)十一月十一日,终于清乾隆已酉年(1789年)三月六日辰时,妣何氏婆,嗣男锦彝。
这里,“锦彝(出嗣)”与“嗣男锦彝”是承继关系。“出嗣”就是过继给他人为子。因为韩仁循将他的二儿子韩锦彝“出嗣”给其三弟韩儒循做儿子,所以在家谱中,韩锦彝自然就成为韩儒循的“嗣男”。韩仁循的名字之所以易与三弟韩儒循混淆,玄机就隐藏在家谱之中,稍不留意就会出错。
也就是说,韩仁循生有两个儿子韩鉁彝、韩锦彝,而其弟韩儒循没有子嗣,所以做兄的就将二儿子韩锦彝过继给弟弟韩儒循做儿子,就是韩锦彝“出嗣”,成为韩儒循的“嗣男”。
事情如果到此就罢了,因为这是海南农村千古常见的事,千百遍地发生过,不足称奇。偏偏是韩儒循的“嗣男”韩锦彝很争气,又生了四个儿子韩安翼(幼卒)、韩鸿翼(出嗣)、韩鹏翼、韩鹑翼。这当中最为显贵的就是“出嗣”的韩鸿翼,他是宋耀如的父亲,而宋耀如又成为后世闻名的宋氏家族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