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人

韩万,名万,谥武, 故称韩武子,曲沃(今山西闻喜)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曲沃桓叔的庶子,曲沃庄伯的异母弟,即曲沃武公(晋武公)的叔父。曲沃武公即位为晋侯后,将韩原封给了韩万作为采邑,因而以韩为氏。



历史文化名人:


韩非(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


韩干(706年-783年),唐代画家,以画马著称,蓝田人。画艺较全面,善画人物画像,尤善画马,重视写生。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偓(842年—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人。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韩乐吾(1509年-1585年),名贞,字以中,号乐吾,明朝嘉靖兴化韩家窑人。韩乐吾是明代泰州学派的传人,乐善好施,被誉为“东海贤人”。


韩菼(1637年-1704年),字元少,别号慕庐,长洲人。历官日讲起居注官、右赞善、侍讲、侍读,礼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韩崶(1758年-1834年),元和人。字禹三,号旭亭、桂舲,别称种梅老人。室名还读斋、还读书斋、小寒碧斋。历福建按察使、广东巡抚署总督、刑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与潘奕、石韫玉、吴玉松、陶澍合称为“沧浪五老”。


韩锦云(1806年—1874年),字紫东。海南省文昌县锦山镇人。历任云南司员外郎,江苏司郎中,浙江道监察御史,贵州道监察御史,四川按察使加盐运使,云南粮储道等职。



历史韩氏文臣:


韩厥,姬姓,韩氏,名厥,因其谥号献,故亦称韩献子。他是韩武子韩万的玄孙,韩赇伯的曾孙,韩定伯韩简的孙子,韩舆(亦称韩子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


韩安国(?—公元前127年),梁国成安县人,后徒睢阳。西汉时期的名臣、将领。任中大夫,成为梁孝王身边的得力谋士。


韩瑗(606年-659年),字伯玉,京兆三原人,唐朝宰相,刑部尚书韩仲良之子。历任兵部侍郎、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侍中,袭封颍川县公。谥“贞烈”。


韩休(673年-740年),字良士,京兆长安人,唐朝宰相,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尚书右丞。谥号文忠。唐肃宗又追赠韩休为太子太师。


韩滉(723年-787年),字太冲,京兆长安人。唐代画家、宰相,太子少师韩休之子。谥号“忠肃”。韩滉工书法,草书得张旭笔法。所作《五牛图》,好《易》及《春秋》,著有《春秋通例》、《天文事序议》等,今均佚。《全唐诗》存诗二首。


韩延徽(882年—959年),字藏明。幽州安次人,辽国的开国功臣,是契丹最早继续倡导“胡汉分治”的汉族政治家后辅助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其子孙世代在辽为官,开创幽州韩氏一族。


韩崇训(955年—1010年) 宋代开国功臣韩重赟之子。历任夏州监军、石州知州、任鄜州知州、枢密都承旨、检校太傅、签署枢密院事成为枢密院次长官。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谥号“忠献”。 


韩彦直,字子温。绥德人。生卒年不详,于绍兴十八年考中进士,随后在京城和地方上担任过各种官职。编撰《永嘉橘录》,为世界上第一部柑橘学专著。撰《水心镜》一书,全书167卷。去世后,皇帝赠其爵位为蕲春郡公。


韩侂胄(1152年-1207年),字节夫,相州安阳人,南宋宰相、权臣、外戚,韩侂胄以恩荫入仕,淳熙末年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他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削秦桧官爵,力主“开禧北伐”金国,因将帅乏人而功亏一篑。


韩爌(1566—1644),字虞臣,号象云,山西蒲州人。东林党元老。历任少詹事、礼部尚书、内阁首辅等。享有“先后作相,老成持重。引正人,抑邪党,天下称其贤”的美誉。


韩文(1441年—1526年),字贯道,洪洞人。明代中期大臣。成化二年进士,曾任吏部尚书,谥号“忠定”。




历史韩氏武将: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北周将领。祖景,魏孝文时为赭阳郡守。雄少敢勇,膂力绝人,工骑射,有将率材略。天和三年,卒于镇。赠大将军、中华宜义和五州诸军事、中州刺史。谥曰威。子韩擒虎嗣。


韩擒虎(538年—592年),原名擒豹,字子通,隋朝名将。以有胆识和谋略而著称,体貌魁梧伟岸,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后封寿光县公,以行军总管屯金城,旋任凉州总管。


韩令坤(923年—968年),磁州武安人。北宋初年著名将领。建隆二年春返京,太祖杯酒释兵权,外放成德军节度使。乾德六年,因疽发于背而卒。追封南康郡王。


韩重赟(?—974年),北宋开国名将,义社十兄弟之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时,韩重赟参与兵变,“以翊戴功”,升任龙捷左厢都校、领永州防御使。


韩德让(941年—1011年),又名耶律隆运,辽国大将。韩德让是辽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对圣宗前期的施政,如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以及维护辽宋盟约等,他都起了重大作用。


韩世忠(1089年-1151年 ),字良臣,晚年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人,南宋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谥号“忠武”。后配飨宋高宗庙廷。有词作《临江仙》、《南乡子》等传世。


韩成(?—1363年),濠州虹县人。从朱元璋起事于徐、泗。屡立战功,升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专司宿卫。代太祖死,追赠高阳郡侯。有三子,韩观韩芳韩瑞龙,瑞龙生九子一女均为将军,世谓“九子十将军”。

0.1166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