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世系

  1、历届的“王”就是王氏诸望的根
“国王以王为姓”(见《隋书/倭国志》),这是世界性的现象,朝鲜和韩国的“王”亦为“金”(金亦是英语和韩语中“王”的意思),这个“金”不但与王有关,甚至还与琅琊王氏的王仲有关呢。日本的国王也是以王为姓的。中国的王氏比世界上任何姓氏的人做王、做皇帝、做统治者都久、都多,如果加上姒姓王氏和子姓王氏的十七代的夏王和十七代的商王,及姬姓王氏的三十五代的周王,则王氏居王位的时间就要接近二千年了。

  

  

      王氏在战国末年将统治者的权位交棒后,历代统治者,都基本沿袭了让王氏做宰相或宰相级的官员的约定俗成。

  (这一点与其他姓氏的人做宰相,大部分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不同),豪门显贵,文人贤士均以与王氏通婚为荣。

  而且,在姬姓王氏八百年“王”的生涯,由于“周礼”和“韶乐”的气氛甚好,竞没有一个外姓人来夺成过“王”位!

  (最后的周赧王除外)。

  可见礼乐也感动过强人们。

  

      王氏在历朝历代不但保持大姓的人口和影响,也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唯一一个始终是封建统治的中坚和对封建文化的建设负骨干责任的力量。而孔孟等姓则是从汉代董仲舒以后,才相对连续地起一些形式上的、或一成不变的礼教的作用,而没有多少建设性的、发展的功能。而其他姓氏的荣华显耀,总是此起彼落,断断续续的辉煌,他们紧紧拥抱着几乎是一盏永恒的太阳的王氏,在照耀中华民族璀灿的历史长夜。至少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

  

  

  2、中华民族各姓的先祖是兄弟,是一家,这在我们从事谱牒研究时,是越来越强烈地感同身受的。

  但是王氏的研究与其他姓氏的研究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

  研究王姓的主干,就是在研究中华民族周王室的天子们的后代,研究其他姓氏就是在研究中华民族周王室的天子们的亲戚们的后代。

  王姓就是周王室的主流,他姓就是周王室的支流,其中姬、姜等姓则介于王姓与他姓之间,既有周王室主流的血统,又有周王室支流的特征。

  当然,他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与周王室无关的姓氏,但是那就麻烦了,他们的源头或世系就很难确认了。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拿琅琊王氏和孔孟二姓的家谱,与其它姓氏的家谱相提并论,琅琊王氏的谱牒,从中华王氏的源头、周太王的三十五代太子暨国王的谱系起,都是由汉代史官司马迁的《周本纪》所纪之外,汉、晋两朝至隋、唐之际均由皇上敕颁,也就是说先由宰相写报告立项,皇上敕批,拨经费,然后才动手编谱,编完交皇上备案才算完。而一般姓氏的家谱则是由退休的小官僚、小文人、小地主们修撰的。相当多的家谱编的都很不靠谱,甚至非常离谱。家谱都错了,这个姓氏的寻根文化又会怎么样了呢?

  

0.0885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