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兢
(生卒年待考),东汉人, 为谏议大夫。
战贻庆
(生卒年待考),五代时人, 进士。
战德淳
(生卒年待考),本书院人。著名北宋画家。因试蝴蝶梦中家万,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遂魁。能著色,人物甚小,青衫白裤,乌巾黄履,不遗毫发。又作红花绿柳,清江碧由,一扇之间动有千里光景,真可爱也。
战慎
(生卒年待考),祁县人。著名明朝官吏。明朝洪武初年,战慎官放扬州知府。
战睿
(生卒年待考),胶州人。著名明朝官吏。明朝宣德年中期,战睿出任太原府通判。
战符
(生卒年待考),江苏苏州人。著名明朝官吏。明朝万历年中期,战符出任南京户部司务。战符作有著名的《罗公祠记》。阅其文,有官留都之句,是官南京者。大足县宝顶山,有战符灵湫泉诗碑,又有圆觉洞石壁诗,署衔云:忠州刺史楚人战符。是又官忠州知州也。
战正
(生卒年待考),字德义;山东高密人。著名明朝大孝子。父恩没太宁,正遍访弗获,忽有老人备告之,果得骨归。后中乡举,不仕。
战翱
(生卒年待考),字滕霄,战正之第二子;山东高密人。著名明朝官吏,教育家。父复敬卒,战翱庐墓三年,母卒亦如之。乡人称赞其孝。时为邑痒生。明景泰四年中举乡荐,任冀州训导,因上述陈言,论宦寺之祸,遂被罢官,以受徒终其生。
战效曾
(生卒年待考),号鲁村。著名清朝官吏。清乾隆己卯年直隶宁津举人,历官归安、嘉善、富阳知县。后升海宁州知府。
战锡侯
(生卒年待考),战完第六世孙;莒州人(今山东莒县)。著名清朝学者,年史学家,莒州战氏七世祖。战锡侯是庠生身份,一生未做官,但却乃清雍正年间《莒州志》的主要分纂者。据清雍正《莒州志·艺文·序传》“复大学文”记载,明朝时期的莒州儒学被称“大学”,“入学十五名,廪缺三十”。到清朝初期,由于战乱和地震,造成莒州“邑里萧条,人才寥落,入学数减至十二名,廪缺仍旧,大学降为中学”。为了恢复莒州的入学名额,在清雍正初年,北汶战锡侯联合莒州境内的许多生员,协助莒州学正刘隆锡、知州陈永年,写出书面申请,努力争取,终于在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农历6月“诏旨颂到,准复莒州大学”,时人都说:“二、三人之力也。”战锡侯虽然只是庠生身份,一生从未做官,但对于莒地的教育和文化事业曾做出过突出贡献。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李方膺任莒州知州,第一件事就是捐俸倡修学宫,战锡侯积极响应,学宫修成,与李方膺和诗纪念。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李方膺重修《莒州志》,以战锡侯为主要分纂者。战锡侯不负重任,广览博采,收集了大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终于使一部地方文献流传于后世,这就是著名的雍正朝所撰之《莒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