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IMG_20200125_174151.jpg  

       “内八句”和“外八句”

  张化孙对祖道祖德“百忍”“孝友”鸿规,极为尊重,身体力行,所以,他德重乡邻,福寿全归。他把张氏源流、迁徙、家风、家训和要求效法的上祖典型,概括在一首遗训诗(俗称“外八句”,亦称“族诗”)中:“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百忍家声思祖德,千秋金鉴慕宗坊。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香。 ”诗中所选的典型,既有个人(张公艺、张九龄、张仲),亦有群体(汉、唐两朝张姓人物)。从宗族伦理角度上看,这三个人是很有代表性的,现在很多张姓人家,还以“百忍”、“金鉴”、“孝友”作为堂号,作为联语。汉、唐两朝,既是我国最为强盛的封建王朝,也是张姓人物文治武功最为显赫的朝代,可见张化孙教育后代的良苦用心和严格要求。和“外八句”相配套的还有一首五言八句字辈诗(俗称“内八句”):“化云腾上昊(hào),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永廷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龙。”这是张化孙从自己开始,往下40代亲定的字辈安排。张化孙去世700多年来,湖南浏阳、江西于都、上杭太拔的裔孙,恪守这个字辈安排。太拔裔孙如今已发展到33代,“开”字辈已有20多人。据说,张化孙要求子孙把“内八句”和“外八句”作为族诗熟背,代代相传至今。按字辈诗规定的顺序取名,长幼有序,使同宗同祖的人产生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和亲和力,不断增强家族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从小孩开始就通过听长辈讲故事、说家训,生动形象的接受上祖业绩教育,培养宗族的自豪感,激发开拓创新、光宗耀祖、敢为人先的不断上进精神。 

  

11 11
0.0825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