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古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处于南社村樟岗岭与马头岭之间。离市中心区约18公里,离茶山镇中心区2公里。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最美丽乡村”等称号。
南社村的古建筑群与“客家围”、“潮汕大屋”有所不同,它代表的是珠三角地区水乡特色,每一民居都单家独户称“家庙”,“家庙”前有自家的水井、麻石小巷。每家的麻石小巷都隔着一条小水道。最具特色的是“家庙”的建筑,多为四柱三间三楼砖石牌坊式建筑,楼为歇山顶,檐下如斗拱,门额上配有雕刻精美的木雕。上百间民居错落交织,在密集的树丛中闪现着古典的韵味。“家庙”门楼上无论是动物还是花鸟的木雕、石雕全都栩栩如生。
南社村是一座以谢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但谢氏还没移来的时候,南社已经存在了,有戚、席、麦、陈、黄等姓氏的居民在此生活。才兴丁旺,谢氏家族很快就在南社村崛起,而其他姓氏的人却慢慢衰落了。
重点建筑
谢氏大宗祠
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二进檩条之间用卷草花纹雕刻的叉手与托脚连结,首进屋脊陶塑和二、三进屋脊灰塑及封檐板木板木雕工艺精美。采用歇山屋顶,为东莞地区祠堂少见。
百岁坊
百岁坊是为纪念百岁的四位老寿星而建,大家看它飞檐斗拱,古朴壮观,重修这作牌坊时却运用砖木,雕花榫铆,谨依原样,所以极好地保存了当年的风貌。
百岁翁祠
又名社田公祠,该祠堂原为谢社田住宅,后本人决定将所居之堂改为祠堂。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硬山屋顶,始建于明朝,现存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百岁翁祠记》碑刻,记载为纪念百岁老人谢彦庆而将其居所改为祠。现存神台基座及碑座红石雕刻具有明代风格。谢遇奇家庙
清同治四年乙丑科中式第四十二名进士,官至副官,当时跟左中堂到新疆平乱,立下战功后任职总兵。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为纪念武进士、官至总兵官的谢遇奇而建,建筑为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硬山屋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梁架金木雕、石雕、正脊的陶塑工艺精美,首进垂脊人物和动物灰塑形象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93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