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

  我的爷爷叫宋学曾(1890年—1941年,享年53岁)祖籍:中国江苏省泰州市港口董家潭我的爷爷宋学曾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六子时(清光绪十五年,农历已丑年十二月十六日子时。经考证:为公元1890年1月6曰凌晨)出生在江苏泰州城内宋氏祖宅。现杨桥向西百米处肖家巷内刘家院。旧时称清化坊内刘家院。我的爷爷宋学曾的祖居地是泰州北边港口,其地理位置在泰州城北约10公里的水网中的一个小镇,它是里下河通达泰州城的必经地。我的爷爷宋学曾的父亲是港口一个书香门第之后,宋学曾出生时其父已近不惑(40岁左右年龄,老话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谓老来得子,对其爱若含珠。加之父母再无所出,宋学曾成为宋家唯一独苗,父母对他钟爱有加。他在父母骄惯和严厉的管教中逐渐长大成人。在他父亲之前宋家在港口是殷实之户,听讲有过好几位中榜秀才。可惜到他祖父辈时已渐衰败,至他父亲时已是逐渐变卖田产度日境地。他父亲故世时留给他的只剩下在官庄的几亩水田和在泰州城内的几间房屋。在父母的关爱和严厉督促下,宋学曾的青少年时代,除了读书还是读书,这为他后来为维持家计,养妻育子而教馆授童打下了良好基础。我的爷爷宋学曾在1908年20岁时结婚。新娘宋王氏是港口西边罡门杨庄王姓之女(旧时习俗,女性嫁入男方后,随夫姓)。婚后他们一直居住在祖宅内,生活以地租和房租维持。身为独子的宋学曾其子运甚旺:1910年农历庚戌年六月二十二,一个男婴响亮的啼哭声传遍刘家院子(祖宅所在地),喜得长子的宋学曾在接受亲朋和街房祝贺时,按宋氏辈序给男婴取名:乃祥,字洪庆,肖狗。在1914年又得二子,名:乃裕(我的父亲)字湘,肖虎。后在1916年得三子,名:乃里,肖龙。结婚八年,连得三子,年青的父母自是十分喜爱,特别是身为独子的爷爷更是对三个儿子疼爱有加。然而连得三子的喜悦并未能给他带来经济收入方面的实惠,他的家庭开支明显增加很多。微薄的地租和房租已难以维持一家五口人的正常生活,窘境和困难,困绕着这对年青的父母。我的爷爷宋学曾在诗礼家庭的熏陶下,虽饱读四书五经,《大学》,《中庸》有满腹文章。但他手无缚鸡之力,且无一技之能,更缺经济头脑,为了家庭生计,抚养三个幼小孩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首先选择了授业卖学问。由于无授课经验,又无开学馆的场所,他只能到泰州附近四乡八镇有钱的人家开游馆,(游馆,游走教学,由主人安排时间和临时场所,教学周期不固定。所以教游馆实在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游走教学,一般情况下主人只给工钱并不安排住宿和饮食)常因路途远,刮风下雨或下雪不能走回家,而露宿庙,庵之内,生活的窘迫和艰辛可见一斑。就是这样年青的父亲宋学曾并未放松对三个儿子的文化教育;岀外教馆他将长子乃祥一直带在身边伴学;回到家中还对二子和三子教文识字。生活尽管困难,他的三个儿子在文化学习上一直受到他良好的开蒙和传授,长子达到了现在初中的水平,二子达到了现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这对在困难中挣扎的年青的爷爷宋学曾是最大的乐趣和最值得欣慰的事。尽管爷爷宋学曾很努力,但由于当时的时势一直在动乱中,加之年青的爷爷宋学曾老实胆小,所得束修(工钱)少得可怜,他外岀游馆时的午饭经常是,胡萝卜饭、菜饭、山芋干饭、旱子饭等杂粮饭,菜则成年累月一个样:干咸菜。就是这样的生活,维持也非常艰难。自民国十年始(1921年)泰州地区一直兵荒马乱,自然灾害更是连年发生,地震风灾水害,干旱交替侵袭。发大水时“清化桥北,市河东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觉正寺东老东河、姜家窑、前后智家堡波浪滚滚,清化桥西街可行船直扺北山寺”;“扁豆塘和森森庄水深及腰”。大旱时“谷子不生芽,蚕豆不开花,河道成衢客载车”。风灾时“三人合抱大树拦腰折断,小树成片连根而起”。连年灾难面前,民不聊生,很多人以观音土裹腹,不知饿死多少贫苦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几个人岀得起钱让孩子课读学文,加之新学堂已逐渐在泰州地区兴起,有钱人家都将弟子送学堂上学。实属无奈,宋学曾只能歇馆停授,另求谋生。某种意义上讲,爷爷宋学曾是个书生是个文人,歇馆停授后,一家人的生活负担,对他这个文弱书生,三个孩子的父亲来说是相当沉重的,除了满腹经伦,他一无所长,为了家庭生计。他学着人家錾‘开花钱’卖,赚几个小钱补贴家用。但‘开花钱’时令性很强,仅在春节前,才有人买。再就是人家红白喜丧买几张贴贴,对于要解决每日且逐渐増大开支的家庭来讲,卖开花钱赚得的几个钱无疑是杯水车薪。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从他自己的痛苦经历中他悟岀了“没有手艺,度日实在太难” 他相信了“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说法。年青的爷爷宋学曾(时36岁)只得咬牙先后将三个儿子送岀去学手艺。在1925年将长子宋乃祥(时15岁)送到本街(现在泰州的破桥东边)汤复兴铜作坊学徒做铜匠手艺;接着他又托人将仅11岁的二子宋乃裕带去常州学徒学做梳箆;1931年再将三子宋乃里(时14岁)交给人家学做油漆匠。旧时,将孩子交给人家拜师学手艺,当学徒并非易事。首先要请个与对方相识且有交情的人说事;师傅(或老板)要对小孩当面考察,认为这个小孩子无劣迹,品相好,机伶聪明,手脚麻利,不狡诈,手脚干净后,请酒签约、中人担保,父亲画押,拜师后,才算进了师傅的门。旧时拜师合同,即是份生死卖身合同。首先,讲明孩子学徒期三至五年,期间任随师傅打骂责罚,父母无权干涉。学徒期间孩子生死或病与师傅无关。如品性不好,偷懒耍奸或小偷小摸,师傅即将其逐岀,损失父母赔偿。三年期满,为师傅再做N年,以补偿师傅传艺和几年的伙食费用。三年学徒师傅不给钱,期满后按约定师傅酌情给点钱。学徒期间小孩子随师傅,吃住均在师傅家。

0.1194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