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清朝拳师车永宏

  2015128150616.jpg

  车永宏,字毅斋(1833-1914),排行老二,人称车二师傅,是山西省太谷县桃园堡村人。沉静寡言,待人谦和,慷慨仗义,视富贵如浮云,专爱恤贫济孤。因此颇受人尊重。1914年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简介 
车永宏,字毅斋(1833-1914),排行老二,人称车二师傅,是山西省太谷县桃园堡村人。后移居太谷贾家堡村。车永宏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未上学念书。早年,在太

  谷富户武福蛮家当车夫。车永宏一生除务农外,以保镖护院为主,并传授形意拳。声望卓著,远近知名,曾获得“清华翎五品军功”之称。车先生不仅拳艺精湛,功深力厚,而且武德高尚。虽身怀绝技,但从不伤人之身,不谈人之短。平时,他沉静寡言,待人谦和,慷慨仗义,视富贵如浮云,专爱恤贫济孤。因此颇受人尊重。1914年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早年经历 
车永宏长得虎背熊腰、体格魁梧,气力过人。约1856年清咸丰年间形意拳宗师李能然在太谷城南一绅士孟勃如家保镖护院。车永宏闻李洛能精形意拳术,经友人介绍,拜在门下。车永宏在得名师指教后,深得形意拳之精意,二十年如一日,晨昏苦练,终成名家。在形意拳的造诣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技臻神话之境。每次与人相较,无不随心所欲,手到成功,为李洛能最得意的门徒之一。 
拳法创新 
车永宏经过长期的演练和比武实践,融会贯通李洛能拳法,总结自己的练功经验,对古老的传统形意拳作了重大的革新和改进。在套路动作上,对形意十二形拳中的某些形象,删繁变简,只取一手特技,左右反复练习,一招一式清晰朴实,阴阳互变,刚柔相济,使各形形象特点和技击用意更加集中突出,既便于行动,又健身效果良好。对一些形意拳单练和对练套路,如进退连环,杂武锤,安身炮等也作了改进。进一步突出了裹劲,横劲等劲力特点。在练法上讲究练气与养气并重,直劲与横劲并重刚硬软化并重,攻击与防守并重,充分体现了形意拳节奏鲜明,力顺劲整,内外合一,形神一致,刚柔相济,动静相间的特点。从而,在套路劲作,劲力发放上形成了“拳势紧凑,劲力精巧”的独特风格。在技击用法上,车永宏精“形意十四处打法”,尤其擅长顾法。多采用先顾后打,引进落空,吞吐趋邂,顾中取胜的技法。以“游鼍化险”、“拘马拼”等手法著称。以抖绝劲,横竖劲和化劲后发制人,而名噪武坛。 

名僧之车奉朝

  2015128150616.jpg

  同义词 车奉朝一般指悟空(唐代名僧) 
悟空(731—812),俗名车奉朝,唐朝名僧。京兆郡云阳县(今泾阳县云阳镇一带)人。是后魏拓跋氏关系疏远的后裔。被后人认为是小说《西游记》孙悟空的原型。

  唐玄宗天宝九年(750),罽宾遣特使赴长安,表示意愿归附。 
次年(751),唐玄宗派中使内侍省张韬光及40余众护送罽宾使者返西域,时车奉朝任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 
天宝十二年(753),唐使团启程从罽宾返回长安,抵达罽宾国王冬天驻地犍陀罗。 
至德二年(757年),车奉朝因患重病,不能如期随团返中原,便留在犍陀罗养病。病中发愿:如待病愈,愿落发为僧。时罽宾佛教盛行,高僧云集,车奉朝病愈后便皈依佛门,师从犍陀罗三藏法师舍利越魔,舍利越魔赐车奉朝法号法界。此后,法界随舍利越魔学习梵语,并随其游历罽宾、天竺等国访师问道,研学佛法。 
广德二年(764年),南游中天竺国。 
几年后,法界萌生返唐之意,于是向师傅提出东归请求,舍利越魔怜悯其心,准其所求。舍利越魔赠与法界梵文《十力经》、《十地经》和《回向轮经》及佛舍利等圣物,请法界带回大唐。 
传法龟兹 
法界取来时的道路,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疏勒(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他在疏勒和于阗(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作了暂短停留,然后北上,到达龟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龟兹是唐朝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王挽留法界在龟兹传播佛教、翻译佛经。法界见龟兹物产丰饶,佛教昌盛,遂留驻龟兹莲花寺,与龟兹高僧勿提提犀鱼等僧众,共同翻译从印度带回的《十地经》、《十力经》、《回向轮经》等佛经。法界共在龟兹生活30余年。 
返抵长安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法界离开龟兹。 
贞元六年(790年)二月,抵达京城长安。 
入朝后,法界将带回的佛牙舍利及所译经卷进奉入内。经功德使窦文场的奏请,德宗皇帝敕命悟空住长安章敬寺,并赐法号“悟空”。悟空自离开长安到返回长安,已年逾六旬,前后共计40年。其间经过安史之乱和吐蕃的多次寇掠,回到云阳县省亲时,父母家人早已亡故。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高僧圆照编撰《贞元释教录》,其卷下《入藏录》中新收的6部39卷经典中,就有悟空参与翻译的《十力经》1卷(署勿提犀鱼译)及《回向轮经》1卷、《十地经》9卷(上二部均署尸罗达摩译);并将悟空在西域的见闻写成《悟空入竺记》,作为《十力经》的序言,详细记述了悟空在天竺和罽宾的求佛事迹。自此,悟空在印度、西域的经历方被记入史籍。法国沙畹有法译本。 
唐永和七年(812年)正月二十三日,悟空圆寂于长安护法寺,归葬嵯峨山二台之顶,建振锡寺和悟空禅师塔纪念。 
宋代赞宁在《悟空入竺记》的资料基础之上加以补充,在《宋高僧传》“译经篇”中,正式为悟空立传。另外,赞宁的《宋高僧传》里,也为悟空立有《唐上都章敬寺悟空传》。

丞相之车千秋

  2015128150616.jpg

  车千秋(?—前77年),本姓田,战国时齐国宗室后裔,其先祖于西汉初年徙居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车千秋原为高寝郎,供奉高祖陵寝。戾太子因江充谗害而死,他上书诉冤,武帝感悟,擢用为大鸿胪,数月后任丞相,封富民侯。为人谨厚持重。昭帝即位,受遗诏辅政,政事壹决于大将军霍光。以年老得乘小车入宫,号“车丞相”。为相十二年后去世,谥号定侯。

  人物生平 
平反太子

  车千秋最初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的郎官。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0年),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因受江充谗言陷害而败亡。过了很久,车千秋上呈事关重大的紧急情况的奏书,为刘据鸣冤,说:“儿子擅自动用父亲的军队,按罪当打板子,天子的儿子因过错杀人,算什么罪呢?臣曾经梦见一位白头发老人,告诉我该怎样定罪。”当时汉武帝已经清楚地知道刘据发兵是出于惶恐,并没有反叛的意图,看到车千秋的上书,就深有感触而醒悟过来,于是召见车千秋。车千秋上前拜见武帝,武帝见车千秋身高八尺多,体貌俊美,很喜欢他,对他说:“父子之间的事情,别人是很难说话的,祇有您明白其实不是这样。这是高庙的神灵让您来开导我,您就应当成为我的辅佐。”立即下令封车千秋为大鸿胪。 
受人非议

  过了几个月后,车千秋接替刘屈牦担任丞相,封为富民侯。车千秋没有别的才能经术学问,也没有什么功绩和资历,只不过凭一句话使武帝醒悟到太子死得冤枉,旬月之间就做宰相封侯,世上未曾有过。后来汉朝的使者出使匈奴,匈奴单于问他说:“听说汉朝新任命一位丞相,他因为什么得到丞相的职位呢?”使者回答说:“因为上书言事的缘故。”单于说:“假如这样,汉朝设置丞相,就是不用贤才,随便一个男子上书就能得到了。”使者回来后,向武帝汇报了单于说的话。武帝认为这个使者有辱使命,想把他交给官吏处置。过了好久,才释放了他。 
劝上施恩

  车千秋为人敦厚,富有智谋,在丞相的位上很称职,超过他前后的几位。车千秋刚开始主持丞相工作,看到武帝连年追究太子冤死一案,被杀和受罚的人非常多,群臣百姓都提心吊胆,车千秋想宽解皇上的思想,安慰广大吏民。于是就和御史、中二千石一起给武帝祝寿,赞颂皇上的美德,劝皇上广施恩惠,减缓刑罚,欣赏音乐,怡养精神,为了天下人民而自寻娱乐欢快。武帝答复说:“我不施恩德,开始于左丞相刘屈牦和贰师将军李广利暗中谋逆作乱,巫蛊之祸殃及士大夫,我一天只吃一顿饭已经好几个月了,还听什么音乐?经常在心裹哀痛和太子战死的士大夫,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便再追究了。虽然如此,巫蛊之祸刚发生时,诏令丞相、椒史督责郡守寻找收捕。廷尉审理,但也没听到九卿、廷尉查问出来什么。从前,江充审讯甘泉宫的人,又转到未央宫皇后住的椒房殿,以及后来公孙敬声之辈、李禹之流阴谋勾引匈奴,有关官员也没有发现什么罪证,现在丞相亲自挖掘兰台查验巫蛊,清楚地知道有巫蛊存在。直到现在还有巫师施行巫蛊妖术不止,邪贼侵身,远近都有巫师暗施巫蛊,我感到惭愧得很,还有什么值得祝寿的呢?敬谢你们的好意,我不端你们献的祝寿酒!请告知丞相、二千石官各回各的官舍。《尚书。周书.洪范》上说: ‘不要偏执,不要袒护,圣王的道坦荡无阻。不要因为这件事再上奏了。” 
忠厚自洁

  一年多以后,武帝病重,立钩弋夫人生的皇子为太子,命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丞相车千秋,一起接受遣诏,辅助教导幼主刘弗陵。汉武帝驾崩,昭帝刚即位时,不能处理政事,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车千秋位居丞相,忠谨敦厚而有德。每逢公卿大臣朝会,霍光就对车千秋说:“当初和您一起接受先帝遣诏,现在霍光治理内政,您治理外事,应该有什么来开导督促我,使我不要辜负了天下人民的重托。”车千秋说: “请将军多留心,就是天下极大的荣幸了。”始终不肯对霍光专权发表异议。霍光因此很看重车千秋。每次遇上吉祥嘉应出现,都褒奖赏赐丞相车千秋。直到昭帝去世,国家少事,百姓逐渐富裕充实。始元六年,昭帝韶令郡国举荐贤良、文学之士,询问他们百姓感到痛苦的事,在造时产生了盐铁之议。 
车千秋做了十二年丞相,死后,谥号定侯。当初,车千秋年老,皇上优待他,朝见时。准许他乘坐小车进入宫殿,所以就号称“车丞相”。车千秋的儿子田顺继嗣为侯,官至云中郡太守,宣帝时任虎牙将军攻打匈奴,因私自增加俘虏人数冒功而获罪自杀,封国取消。 

  

古名人车万育

  人物简介 
康熙二年(1663年),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康熙三年(1664年)三甲八十四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户部给事中,转兵科掌印给事中。据称他“在谏垣二十余年,拒请谒,发积弊,当路严惮之”。性刚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 
主要著作 
著有《声律启蒙》、《怀园集唐诗》、《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历代君臣交儆录》等。 
人生经历 
车万育幼年家境贫寒,父亲迷信风水。一天,请了一位阴阳先生来选择墓地,阴阳先生指着某地说:“此地甚佳,但需五百年后始可发迹。”当时车万育年幼,随在父侧,插嘴说道:“那就把五百年前的祖宗,改葬到这里来,不就发迹了么?”阴阳先生见其聪慧,说道“此子日后,必定发迹。”此后,车万育发奋攻读,参加科考,一帆风顺,由秀才而举人,康熙三年中了进士,接着授户部给事中,后升掌印。车万育授户部给事中,常直言面对皇上,专拣当务之急,他人咋舌难言之事上奏,同僚为他担心,他说:“进言是我职责,竭尽忠诚,哪顾个人安危?”有人黑夜送金银托他办事,他铁面无情地说:“你不知道世上有个不爱钱的车与三吗?”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0.1475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