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廳是“康有爲先生故居陳列室”,正門上方懸掛有康有爲弟子劉海粟先生題寫的“康有爲故居”匠額。一樓正廳安放一座康有爲先生塑像,背襯這樣寫道: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洪秀全、康有爲、嚴複和孫中山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求真理的一派人物。這是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給予康先生的正確評價。
展廳對面是康先生的客房,是康先生會客之處。此處雖遠離權利中心,但當時卻依然鴻儒滿座,足見康先生在政界和文化界的影響。房中的陳設都爲紫檀螺鈿家具,據說是親王博偉赴大連後留給康先生的。房西角落的“哥倫布石像”是康先生在“百日維新”失敗後流亡海外時所帶回的。牆上掛有康先生生前作品:“南生北來何事盪湘雲楚水目及傷”這是康先生變法失敗後動盪後半生的心情寫照。海氣蒼蒼島嶼回山顛樓閣抗崔嵬茂林峻嶺百弛道重入仙山畫里來這是1925年,康先生同次女康同璧、外甥羅邦榮同來青島,恰好公園櫻花盛開去賞櫻時寫下的。
康有爲故居(局部)
客房隔壁是康先生的臥室,是康先生休憩之處。康有爲常以臥榻聽濤爲樂。室内掛着康先生三夫人的畫像及其白描作品。三夫人深得康先生寵愛,她知書達理,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可惜英早逝。
南牆上掛着:截海爲塘山作堤茂林峻嶺樹爲芥莊嚴舊日節樓在以落吾家可隱棲這是康先生在買下此樓後,寫下的《甲子六月領得德劇日提督樓》一詩,記述了他得此新居的愉悦心情。
樓上是康先生的書房,是康先生讀書寫作及書法創作之處,命爲“解慍軒”,表達了他後期政治思想上的苦悶心情。房内有康先生用過的六角櫥,和一個跟其輾轉南北的書箱。牆上掛有康先生青年時寫下的詩句“天地誰開辟,江山此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