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名臣、著名政治家、杰出文学家張养浩公(山东济南开源始祖),字希孟,号云庄, 又称济东野人, 济南人。生于宋朝咸淳六年(1270年)三月十八日,卒于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二月十四日。
养浩公是元朝汉人中少有受到皇帝重用的高官,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为官处事堪称万世楷模;其文学作品代表了元曲最高水平,文学地位相当唐诗的李杜、宋词的苏轼;其毁家输难、舍身救民的崇高品德深受万民敬仰!張养浩公得到了历朝历代朝廷立祠、立庙祭祀,历代名人都有题诗赞颂,深受百姓的爱戴和称扬。他所作的政论名著《三事忠告》等是历代国内外廉政教育经典教材。
养浩公十九岁时,他登览济南的百云楼并作了《白云楼赋》诗文并茂,使他名声大振,并受到山东按察使焦遂赏识被荐为东平学正,从此,养浩公开始踏入仕途,养浩公为官清正,在堂邑县, 他心系民众, 抑制豪强, 赈灾济贫, 为民做好事, 办实事, 任监察御史, 他绳纠贪邪, 存举廉正, 弹劾不避权贵, 举荐不疏仇怨,力行职责.直言敢谏,上时政疏十余万言,提出了当时的十大弊政,要求改革吏治,由于直言不讳,触怒了武宗和当朝权贵,被降为翰林待制,不久又罢官为民。
养浩公回家后定居云庄别墅,"今济南市天桥区北园镇柳云村"建书斋遂闲堂,每日沉醉于济南的山林之中,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文,散曲。从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到元文宗二年(1329年),他过了八年诗酒自娱的乡居生活,还游览过泰山等齐鲁名胜,其诗文集"归田类稿"和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中的大部份作品都完成此时急流勇退的写照。养浩公在闲居家乡的八年里,朝廷多次召他出山,许以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等他坚辞不往,先后七次之多,(现在山东济南养浩公墓有一块七聘堂碑.为纪念养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