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书画

  

  

  

  鲁郡为钟灵地;

  邹屠乃迁善乡。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孔子、孟子。下联指邹屠氏,其女为帝喾之妃。)

  1998年9月,《美术》杂志发表刘曦林的文章,题为:《邹莉的〈百妃图〉》。文章说:邹莉是上过山、下过乡,又出过国、见过世面的当代女性。她里里外外地悟过自身,悟过女性,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女人经”。当西方世界因鄙薄女性而出现女权主义和相继出现男权主义回潮的时候,在中庸的中国虽然没有女权主义的强烈呼吁,邹莉也不是女权主义者,但她创办“情铸画院”和在工笔绘画上的成绩,不仅奉献了女性特有的劳动精神,也证实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能力和才华,就像许多人事的阴盛阳衰那样昭示着当代女性的自强。《百妃图》实际上是邹莉所悟到的“女人经”在历史上的图鉴,在造型上的表现。因此是否可以说,《百妃图》和深层创作动机源自女性意识的自觉,源自她对同类的爱和责任。于是,她为中国女性体态之美与心灵之美的完美谐和而动之以情,以造形的彩笔描绘她们如玉如花的天生丽质,也歌颂她们治国经世的才干、艺术上的贡献和美好的品德。她有感于中国女性对情与性的自由追求与自我压抑或者与幽禁冷宫遭际的巨大冲突,就像画唐玄宗梅妃中表现的那样,寄予“残妆和泪污红绡”的同情,甚至因汉高祖妃戚夫人沦为“人彘”的遭遇陷入悲剧的沉痛之中。邹莉说,她为中国女性内美和外美的相补,节制与诱惑、追求与压抑的冲突,为她们坚忍、宽容品格之博大,为东方女性特有的光芒而激动,“我能理解,我感同情,我要歌颂,我要批判,我想表现,我可刻画。”正是对中国女性的这种理解,这种研究,这种情怀,这种“从于心”的真诚,促成了《百妃图》,也塑造了女性画家邹莉

  源自邾娄;
望出范阳。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邹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忠襄世泽;
文靖家声。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邹孟卿,追谥忠襄。下联典指明邹应龙,卒谥文靖。
五经邹氏;
万石家风。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邹致,博洽强敏,授五子各一经。下联典指明·邹世安,以孝友称,六世同炊。不蓄私资,论者比之为万石家风。
士称德逸;
里号宾贤。
——佚名撰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高安人邹礼,字用和,有才识而

  

0.1046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