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将领马昇之后
马贤达在信中称,福建政和县马氏家族的始祖是元朝兵部侍郎马昇。马昇(1264—1341),祖籍江苏省扬州府高邮州,官至元朝兵部侍郎,功勋卓著,为保国安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因受奸臣陷害,被贬为福建省政和县(史称关隶县)镇前镇(关隶县城旧址)赤岩巡检司。
“据我们当地史料记载,马昇公是镇前、角坂(穀坂)、福安市溪柄马氏的始祖。马昇生二子,长子马含、次子马舍。马舍娶镇前郑源村魏厝之女魏福金为妻,生一子名宪保。数年后,马昇接圣旨官复原职,择日举家返京,政和张县令设宴送行。全家行至政和县西津登船时,马舍公夫人魏福金妣思乡念亲情重,逐产生退意,出言要逼我去京城,就要抱子投河,经力劝无果,誓不回京。无奈马昇即令长子马含护送其母妻儿先回祖籍江苏高邮,自己率次子马舍暂住石屯富竹庄。此时,马昇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且深知官场险恶,遂给皇帝上书辞官,经皇上准许后又回镇前居住。两年后,马昇病逝于镇前。长子马含从高邮回镇前奔丧后,在返回高邮兄弟离别时,两兄弟将父亲马昇的官帽、官带(腰带)一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便日后骨肉相认为凭据。”
马贤达说,由于年代久远,交通不便,政和县与高邮又远隔万水千山,马含、马舍两兄弟离别后再也没能相聚,其后裔子孙至今也未能取得联系、认祖归宗。近年来,政和县马氏曾多次派人前往江苏扬州的高邮、宝应、江都等地寻访,寻根问祖,可惜没能寻找到马含公的后裔宗亲。
已是政和当地名门望族
马贤达说,据政和县镇前《马氏家谱》记载,马昇祖父马意发(公以上家谱无记载)为一世(墓葬高邮),马昇公父亲马既京为二世(墓葬高邮),马昇公是三世(实为始祖、墓葬镇前),马含(回高邮)、马舍公(居镇前)为四世,宪保为五世,宪保公生一子福高为六世,福高公生二子志一(迁福安市溪柄马厝村)、彦二公为七世,彦二公生四子宗完、宗满、宗智、宗惠为八世……至今已传26世。
“我们政和县马氏第八世起的字辈排行分别是宗、永、完、天、廷、德、呈、宜、奇、陈、步、行、仁、义、善、绍、祖、光、崇。目前我们家族总人口达一万多人。主要分布在镇前1000多人,角坂2000多人,宁德福安市溪柄镇马厝村(立峰村)2600人,外迁省内外4000多人。”
马贤达告诉记者,随着数百年的传承发展,政和县马氏在当地已是望族,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马立峰。他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闽东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福建省委委员、闽东苏维埃第一届政府主席。马立峰与叶飞、邓子恢、张鼎承都是战友。马立峰为革命牺牲后,马立峰所在的马厝村为纪念他,改名为立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