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傅氏家族的名人很多,在朝中为官的可以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
大学士,在野为民的可以是领袖群伦,开一代学问之先河的学术大家.在此,
特拣选几位作简要的介绍.
(一)直谏御史
傅光宅
六世傅光宅,字伯俊,别号金沙居士.
傅光宅的父亲傅学易,号肖岩公,嘉靖年间曾参加科举考试,而以后因傅
光宅而累赠中宪大夫,重庆府知府.人称为中宪公.中宪公娶汪氏,累赠恭人.
传说当傅光宅的母亲生傅光宅时,一天晚上梦见瑞光满室,而后傅光宅出生,
本来傅光宅这一辈应以"思"字入名,全家认为天有异象,于是应景起名傅光
宅. 傅光宅生四岁诵诗,十六岁就学有小成,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参加
省试,一举中的.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考中进士,并从此步入仕途.
傅光宅中进士后,先是被授予灵宝县知县的官职.可是他还未等到上任,
就听到其父的讣告.后来,傅光宅到吴县出任县令.吴县是一个颇为富庶的地
方,号称江南首邑,财赋甲天下.但是,正是由于吴县的富庶,也使得当地的
官员多成贪蠢之徒,蠢弊为多.傅光宅到任后,改革弊政,对于贪官污吏严惩
不怠,对于百姓秋毫无犯,做官以仁厚为先.
万历十三年(1585年)年,傅光宅被拜为河南道监察御史.他上任之初就
向皇帝提出了六条建议,这几件事都非常符合皇帝的意思,因此受到皇帝的嘉
奖,他的建议也得到了皇帝的采纳.
傅光宅这种察直的性格使他很难周旋于斗争复杂的官场,也可能傅氏一
门这种不事逢迎的做人原则使他很难受到皇帝的重用.在任监察御史不久后,
他举荐以前的蓟帅戚继光.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敬,又字文明,
汝谦,号南塘,晚年号孟诸,从戎四十余年,身经百战,他训练的"戚家军"
战无不胜,威震天下.当时的大明朝受到北方蒙古的威胁,正是用人之际.而
戚继光与蒙古诸部多次交手,取得胜利,诸部慑于戚继光的才略,一直不敢在
蓟镇一带生事.戚继光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军事家们所追求的最高
境界.《明史 戚继光传》有段话把他与同时代的李成梁作了比较:"南北名将
马芳,俞大酞前卒,独戚继光与辽东李成梁在.然蓟门守甚固,敌无由入,尽
转而之辽,故成梁擅战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军事将领却在庙堂上的斗争中无
奈的解甲归田了.当时的朝廷中忿忿的有,不平的有,可是真正站出来为戚继
光讲话的却只有傅光宅.御史傅光宅上疏万历,请求重新起用戚继光.当时"众
论快之,庙堂意弗是也,".万历觉得,让戚继光回乡终老余年,已是格外开恩
了,傅光宅竟跳出来与他唱反调,颇为生气,竟给了傅光宅罚傣两年的处分.
此后,便再也没有人敢在朝中提及戚继光了.
傅光宅刚直不阿的性格使他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每每处于劣势,可是
与此同时,他的侠肝义胆又尽展他的人格魅力.傅光宅在为官时,总是因为秉
公行事而得罪别人.傅光宅平生好雅游,喜欢结交文人义士,而这一点也成为
官场倾轧的口实.有一次官府大肆搜查隐匿山林的人士,许多人被抓捕,傅光
宅与这些隐士有诗文上的往来,因此受到牵连,降职一级为行人司正.而他却
没有半点悔意,他说:"客不负吾,乃吾负客耳!"
傅光宅出任工部郎中时,他综理筹画,往往事半功倍.他为官一方,不仅
善于为政,堪称能吏,更是勇于为民请命.当时在临清地面有官员横行乡里,
纵容手下欺压百姓,而其他官员不是为虎作怅,就是充耳不闻,这也更加助长
了他们嚣张的气焰.税挡(掌管税收的宦官,明时各省税收皆由宦官掌握)马
堂横榷临清,以征税为名搜刮民脂民膏,激起临清人民群起暴动.有一次,马
堂之徒与市人斗殴,射杀市人,民人奋起攻之,并且焚烧他的署衙.而当地的
地方官却以民乱而问罪,并奏请朝廷派大军前来镇压.此时只有傅光宅秉公无
私,毫不偏袒税官,他说:"此挡所自致,发难不在民也!",并且上疏说明当时
激变的情况,并且请求诛杀肇事者.在当时朝中的记史(指职掌章表书犊的吏
员)郑惟明,他非常狡猾,暗中依附税挡,助封为虐,傅光宅也一并弹勃.但
是疏入不报,那些归附挡的人就造谣说傅光宅是胡乱弹幼.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播州发生战乱,应祥代贵州总兵官童元镇征播
州.傅光宅虽不是武将,但是他在这次平定播乱中却发挥了重大作用.明朝发
兵十万大征播州.傅光宅作为副使主要负责后勤供给,"公为治粟转输出纳均,
平民皆安"②,使军中无后顾之忧.在平定战乱的过程中,傅光宅在军中多出谋
划策,深受制府李长垣倚重.战乱被平定后,傅光宅主张对叛乱者从轻发落.
于慎行:《四川按察司提学副使傅公光宅墓志铭》,见(明)焦站编《国朝献征录(六)》,页63,
他主张释放那些被胁迫的人,因此保全了上万计人的性命.傅光宅在此为官时,
注意提拔才俊,修缮城池和学院,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堪称"人大治".
万历二十九(1601年)年,傅光宅调任成都,正值以前的"播酋"卷土重
来,朝中认为如果不起用以前的重臣则难以镇压,于是进傅光宅为按察司副使
分巡遵义.这一次,傅光宅所辖地区是刚刚交兵后的战场,境内尸骨遍野,一
片哀鸿.傅光宅到任后,首要做的就是埋祭尸骨,医治战争的创伤.后来安氏
故与播构党,举以入黔,公谓:"国家一统,在黔犹在蜀也",他果断出兵,使
边境很快平定下来.
傅光宅为人才气调镜,风神闲旷.他从小跟随从兄学习,虽然后来大富大
贵,却从不敢对他稍有不敬,甚至不敢与之同席.上辈留下的家舍财产,他都
交给兄弟管理,自己也从不索要.傅光宅非常重视后辈的教育,他根据众多子
侄的才华而区别对待,对于子侄他都赠与钱财,鼓励他们修完"举子业",对于
那些有才华有潜质的子侄,他集中到自家亲自督导,亲自教授,而且为了使这
种科举家族得以延续,他又购买胶田五百来作为学田.
傅光宅博闻强志,贯穿百家,落笔千言,词采流丽,文风在唐盛中之间,
莹洁俏逸.他善于书法,艺术精湛,书法模仿黄庭坚,苍郁有致,海内珍之,
向他索字,请他题字的人应接不暇.他一生游历大江南北,许多古迹都留有傅
光宅的墨宝.
"终古平成思禹绩,乾坤准信等浮沤 "这是傅光宅咏涂山的诗句.涂山,
在重庆南岸区,因大禹娶涂山氏之女而名.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业绩,山上建有
"禹王祠","涂后祠",其后建有禹王庙,涂山寺.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北九十华里的紫荆岭上,是我国明长城上
九大名关之一.其北门即"河山带砺"门,门额两行,上题"河山带砺",下
题"紫荆关",落款为"万历丁亥夏聊城傅光宅书."
峨眉山的金顶上也留下了傅光宅的墨宝.金顶金殿为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
创建的铜殿,万历皇帝朱栩钩题名"永明华藏寺".金顶的得名,即来源于"金
殿',.金殿工艺精湛,叹为观止.当早晨朝阳照射山顶时,金殿迎着阳光闪烁,
耀眼夺目,十分壮观,故人们称之为"金顶".可惜在清代道光年间,一次大火,
烧坍了金殿,留存下来的只有一通铜碑,一面是王硫宗撰并集王羲之字的《大
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一面是傅光宅撰并集褚遂良字的《峨眉山普贤金
殿记》,现存华藏寺中.
傅光宅在佛学上也颇有造诣,他夙慕方外之游,于内典,玄宗无不具有深
刻的造诣."谈说明理,指划世故,挥座悬河,风声四座,切近事情不为虚论,
听者为之醉心.".傅光宅在吴县结识真可和尚②,受其影响颇深,在日后对于真
可佛教的复兴工作,不论是在寺院的兴修或经藏的刊刻上,都给予很大的帮助.
例如,万历十七年,傅光宅就亲自参与《嘉兴大藏经刻藏》的刻印工作.憨山
德清也是明末四大师之一,他有著作《绪言》.傅光宅深谙佛理,通读《绪言》,
并写下按语,云:"《绪言》则旨出于西方圣人,而文似老庄者也."③傅光宅
曾写过禅味十足的诗:
礼补陀大士
翠壁千重尽,沧溟万里开.龙宫吞日月,唇气拥楼台.五岳谁飞锡,三生
此渡杯.地疑人境外,身似梵天回.紫竹藏鹦鹉,青莲见善财.海神听法至,
天女献花来.慧眼观千界,潮音振九坟.板依持半惕,甘露洒尘埃.
(二)状元大学士傅以渐
七世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傅以渐是清朝开国的首位状元,不几年就
荣登宰辅,为乡里增光不少.因此后来傅氏过年时所写的春联,常以"开代文
章第一家"为下联,以示炫耀.傅以渐官至大学士,是傅氏一门官职最为显赫
的.他一生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久参机务,一直受到皇帝的倚重.
傅以渐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从小跟随从大师接受精讲,明义
理之学,被选为诸生.当时正值明末大乱,他不再应试,只是闭户读书,时人
都认为傅以渐是高深莫测.傅以渐为学极其勤奋刻苦,因家贫缺少纸张,做文
章时便在墙壁上起草,文章写成后再将字迹擦去,以备再用.夜间读书,没有
灯火,便焚香为照明之具.有一次,土匪围困聊城,城垣马上就要被攻破,但
他仍朗诵典籍,同平时一样,有人对他说:"生死己在目前,还读什么书 "他
①(明)于慎行:《四川按察司提学副使傅公光宅墓志铭》,
含真可,法名原作达观,号紫柏,"真可"
有憨憨子,憨道人,皮述子,皮逮道人,
见(明)焦A-编《国朝献征录(六)》
为其中晚年自改之名,世称紫柏尊者或紫柏老人.此外,X 634th, 1'14
癸卯年(1543年)6月12日,
他在明末佛教界有极高的地位,
蒲益智旭并列为明末四大师
憨憨可禅人慈云,潭拓先生等别号.真可籍贯江苏,生于嘉姑
坐化于万历癸卯年((1603年)12月17日,世寿六{-- I法腊四卜-
在当时即与李卓吾并称为二大教主,后世则将他与云栖株宏,憨山德济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45,(憨山绪言》,总2476页.

  

         

  

  

  

  

          

              

  2

  

  

  0

  

0.1046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