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的内容颜氏家谱,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七月,由鲁公颜真卿重修,载于明代《陋巷志》。主要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成就者。
一、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存一部)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重修。颜光教、颜懋伦主修,颜肇亮监修,复圣颜子七十一世孙、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怀择作序。共十卷,刻版印刷,印数不详。卷首为历次修谱序言,本次修谱人员名单、凡例、姓源、宗传总论、远祖世系图、嫡裔及16户相承图等。卷一远祖世系,略载由一世祖颜回至五十五世的繁衍状况。卷二至卷十分别记载了颜氏大宗户、龙湾户、泗上户、萃溪户、泗东户、临泗户、泗南户、陶村户、坊上户、巧泉户、五全户、防山户、陶乐(洛)户、汉下户、泗皋户、嵫山户等十六户由五十六世至七十二世的人口繁衍状况。
卷首谱序载,复圣先祖周秦以降,见诸史传略具,唐建中年间鲁公颜真卿曾作《重修颜氏家谱序》。追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伸重修谱牒。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颜绍绪复加续辑。 二、新修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十九卷,二十册)
1997年出版印刷。颜廷潮主编并作序,颜廷渭鉴定。16开线装,铅印竖排本。卷首载圣贤画像及圣裔题词、嫡裔相承图、十六公分户图、历代优抚恩例、先贤举略、世居庙宅宗派记、颜氏宗传总论、新定行辈吉字、族规、修谱委员会名单以及旧谱序言、原修谱凡例、姓源及世系概况。卷一至卷十五详载大宗户等十六户从五十六代至八十余代颜氏人口繁衍实况。卷十六至卷十九,载五十六代之后颜氏后裔外迁繁衍实况,其中有山东莱芜、峰城、莘县、东平、兰山、青城、金乡、邹平、德州、泰安、高唐、禹城、历城及安徽六安、亳州,河北正定等支派。其上限一般自元末明初,下限除个别支派外,统一截止到1997年。
三、山东临沂《兰山颜氏族谱》(一册)
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沂州府兰山县(今山东临沂)颜氏族人重修。鉴定颜怀永、颜怀让、颜士备,监修颜士荦、颜士相,司编颜崇逄、颜士林。现存残本一册,内容为序、修谱任事人员名单、行辈、姓源、世系。记载自一代复圣颜子至四十代颜鼎、颜真卿,而后专记真卿派下后裔至七十二代世居沂州府兰山县及外迁子孙情况。
四、山东沂南常桑杭《颜氏谱碑》
以石碑为载体的颜氏族谱,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常桑杭颜氏后裔六十八代颜绍汉设建,主要内容有立碑缘由、颜氏二十四代祖颜盛至七十一代颜怀仁世系及立碑时间等。
五、山东郯城(汉下户)颜庙村新修《颜氏支谱》
1997年颜世超等历时两年,在曲阜颜氏联谊会的帮助下完成新修支谱。该支曾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初修成郯邑《颜氏族谱》,由孙伯仁作序;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颜锡明再修郯城《颜氏族谱》,收录曲阜《颜氏族谱》中所载康熙年间颜敏序,及乾隆二十四年五经博士颜怀zhe序。
六、山东郯城铺里新修《颜氏支谱》
2001年9月,由郯城铺里颜氏后裔颜景喜、颜景玉、颜世亮、颜世芳、颜世金、颜世举、颜世升、颜世权、颜世奎、颜世文、颜廷柏、颜廷柱等历时半年而修成,颜廷俊、颜廷旭、颜廷巍作序。大32开本,竖排文字。主要有清代谱序,颜氏宗传总论,颜氏世系及行辈,颜氏族谱世系一至六十五代。六十九代孙颜懋兴、颜懋隆、颜懋盛、颜懋昌四支迁铺里村定居,至今已繁衍八十代,1000余人。
七、山东郯城高大寺新修《颜氏支谱》
1998年春重修。由颜廷春作序,颜廷春等人主编。大32开本。主要内容为明清及民国年间谱序,宗传总论,嫡裔相承之图,名字、排行、姓源,颜氏嫡裔一世至迁居高大寺始祖六十五世颜胤恒世系,而后专记六十九代孙颜懋族支以下的繁衍,至今已传至八十代,800余人。
八、山东淄博高家六端新修《颜氏支谱》
1999年9月,由淄博市高家六端村颜氏家谱编辑委员会续修,成员为颜世伦、颜世礼、颜世传、颜廷勤、颜廷松、颜廷乐、颜廷宇、颜廷梅等。大16开本。主要有谱序,一世至七十九世世系,附读文选:崇祖颜先世及生平,圣母颜征在,颜氏家庙碑,《颜氏家训》导读、评价,颜子后裔在港澳台及海外等。该谱所载始迁祖为复圣七十代孙颜崇顺,于清代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由龙湾户广饶(旧称乐安)张郭村迁此定居。当地颜氏七十一代至七十九代内容由编辑委员会成员整理编辑,其他资料均由颜廷宇编辑。
九、山东滕州《壬申年重修古滕颜氏族谱》(六卷,十二册)
1992年出版印刷。第六次续修。北颜楼为总谱馆,南北颜楼及颜庄另设分谱馆,于1991年11月起分支采访族人,半年谱成。该谱由颜锡阳作序,总修颜道岸,副总修颜志岭、颜锡岑、颜淑君、颜淑勤、颜锡森、颜景蔚,顾问颜建官、颜志礼、颜锡峰、颜淑英、颜淑古、颜淑孔,监修颜锡胜等11人,校对颜锡银等5人,缮写颜建珩等14人,采访颜建业等11人。大32开竖排本。主要为序、世系图、世次图、职官、选举、封赠、吏治、儒林、忠节、孝义、隐逸、农功、节孝、行述、墓碑、墓表、墓铭、艺文及跋。
古滕颜氏始祖颜智于明初由广西桂林府临桂县徙居于此,传七世。至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旧谱毁于兵火,故颜智之前世系不详,“或曰南北朝时宋颜延年为桂林守,子孙有家焉者,始祖即其后也。”(谱序)颜智七世孙颜守耕(字心伊),初修谱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十世孙颜克缵(字谐尹)次修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十五世孙颜昌询三修时间不详,但其谱仅叙次于颜宣派下,对颜显派下从略;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三月,十七世孙颜秋浦竭三年之力,按支逐户询访,将颜宣、颜显两大支派尽收于谱中,成四修之谱;十七世孙颜建丙、十九世孙颜道祯五修于1958年。
十一、山东沾化新修《颜氏世家祖谱》
1998年9月,由沾化县颜氏后裔编修,1999年9月30日完成。编委会主任颜景民,有成员16人,编审颜秉听、颜世常、颜廷民,主笔为颜廷民、颜景梅,历时一年完成,32开竖排本。主要内容有谱序,姓源,恩例,颜氏世系及行辈,分编,颜氏嫡裔世系,旧谱所记五十五代至七十三代原文,名人传记等。该支始迁祖为五十八代颜仕,现已繁衍至八十一代,1400余人。
十、《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族谱》(一册)
1999年12月起由山东省滕州市马家庄颜氏族人重修,半年完成。由颜承迎、颜承卫、颜景亭、颜景铭、颜世华等倡修,颜承华为续谱整编。大32开本,加塑皮护封,竖排文字,扉页名“颜氏家乘”。主要内容为宗谱序、颜氏宗传总论、姓源、行辈、颜氏家族嫡裔世系、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支谱、马家庄颜氏后裔分布图、人物简介、马家庄颜氏家族简介、马家庄颜氏后裔迁移及现住址、谱书分存表、捐资表及后记等。马家庄颜氏记载六十八世颜绍君至八十世孙族衍谱系。该支派曾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由七十二世颜士友,七十三世颜锡礼、颜锡伦、颜锡彬倡导编修家谱,距本次修谱已110余年。旧谱仍存一册。
十二、河北博野北杨村《颜氏家谱》
清初著名学者颜元主修。主要有:姓氏源流,世系派衍,迁移离合,别嫌明微,庄居宅第,坟茔图像,祭田树株饣宴仪注,家礼仪注,家法劝戒,人才列传,嘉言善行,先人遗形,珍器文章,简书诰命,妇女甥婿,拾遗杂记。
十三、江苏《颜氏宗谱邳北支谱》
由颜秉元、颜军倡导,颜廷岁等人主修。历时三年,于2000年5月印刷发行,16开平装竖排本,同时落成颜氏支族谱碑。该谱记载了颜子五十五世孙颜升,在明朝中期由山东曲阜陋巷迁江苏邳州岔河镇颜家村落户后的繁衍历史。该支派曾在其先祖墓前立碑记谱,民国6年(公元1917年)颜景哲以残碑为索据赴曲阜归宗,并倡导叙署宗谱立碑。该谱除续立宗谱记和后记外,主要内容为姓源还邳北颜氏嫡裔世系、颜氏行辈、邳北支谱(分四房记载)、后裔分布图、名人录、颜家村简介等。
十四、江苏《南宗海州地颜氏宗谱》
1999年4月印刷,由江苏海州颜氏修谱委员会编修,主修颜世山,顾问颜承仪,主任颜世学,主审颜世栋。16开精装本,348页,复圣堂印本。该谱主要内容记载颜氏嫡裔世系一至五十代及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随颜氏南宗五十至六十代、南宗海州地颜氏世家支谱及七十一代怀字辈定居村落并依次分支编纂。前载谱序、堂号行辈、恩例、姓源,后记颜门轶事。为了使颜氏宗谱绵延不断,经修谱委员会研究决定,建议小修时由颜廷波(颜波)、廷普、廷军、廷辉等四人负责领头续写本谱。2009年1月1日,创立南宗海州地颜氏联谊会,颜廷波(颜波)任会长。
十五、江苏盐城《东鲁颜氏族谱》
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浙江桐乡石门颜氏迁居江苏盐城等派下裔孙之建宁司教颜科,全椒司教颜节,黄岗县尹颜大化,庠生颜应韶、颜应钟、颜应钧、颜应朝、颜汝登,逸士颜应春、颜应节、颜应瑞、颜应辰等重修家谱,考功司郎中邹国儒(字希颜)为之作序。其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江苏盐城颜良孚裔孙颜愚(蔚巢)因其家藏旧谱日久虫蚀,零落失次,恐其湮没,乃重加修饰,国史家乘,备尽搜罗,抄撰将近十年,及克成,未及授梓而去世。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颜蔚巢之兄、赐同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知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事盐城裔孙颜敏为之作序,重加付梓成“四勿堂”本,存于盐城、兴化、高邮、白驹之颜良孚、颜良馨、颜良存、颜良

  二十、浙江《会稽颜氏宗谱》
由浙江省会稽(绍兴)横溪颜氏后裔颜永桂等,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创修。该谱承上虞县黄泥道村颜藕香所存嘉庆年间颜氏旧谱而新修。复圣堂本。主要记载南宋颜岐后裔、颜子五十四世孙颜通宾派下横溪颜氏的繁衍概况。
二十一、黑龙江宁安《颜氏族谱》
1941年,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颜氏后裔颜廷超,目睹在日寇统治下朝鲜族被迫改成复姓,将被日本同化的事实,深感民族与家族危机,乃向族长建议重修颜氏族谱,得到赞同。历时一年完成刊印本,三卷。该谱从曲阜故里族谱中全录有关姓源、像赞、优抚恩例、颜氏世家谱序、行辈、嫡裔世家支谱等,同时对宁安颜氏支系(曲阜龙湾户)自清代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由曲阜徙居黑龙江宁安城东北60里乜河落户的300年历史,谱系列表,并制定约法五戒四禁、凡例十则、族谱引、祖坟考、颜氏家庙记、跋、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连同原稿均在“文革”中被毁,20世纪80年代颜廷超在外县族兄处见到印刷本,又据此重新用钢版刻印成本,并将谱系由直列改为表列式,上下相承,左右相连,一目了然,为修谱所首创,同时补写了约法及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曾赠送北京图书馆,受到重视。
二十二、《颜氏总谱》(十卷)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湖北颜氏后裔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未及刊就,不幸逝世,谱事中辍。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复圣七十七世孙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徊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建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克复堂刊本,十卷本。卷一为续修颜氏总(通)谱序、小引,各公派下名录小引,论人班行先后记,新建复圣颜子庙记,重刊宁乡、浏阳、益阳、永新、茶陵、安福、沔阳、湘乡、泰和等地颜氏通谱、支谱序和小引等。卷二为“克己复礼”字号承领通谱各派名单、谱例、家规、禁议、曲阜谱序、永新等旧谱序。卷三为重刊各派文集、传记、墓志铭等。卷四、卷五为《陋巷志》。卷六为《颜氏家训》。卷七为鲁公文集,分上下卷。上卷载历代文人赞记诗文,下卷载鲁公奏疏、碑铭等。卷八为三刻受姓源流小引、重刊始祖图序、复圣公以上世系之图、重修东鲁颜氏始祖复圣公宗支总录、重刊鲁公至诩翊翔三公五派总录等。卷九为重刊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沪源衡公派下名录。卷十为浏邑东乡源流序、小引,浏阳东乡象喜公派下三房旧序,悦奎公德配曾孺人墓志铭,湖南浏阳东乡晓公派下名录,荣公次子德公派下名录,象喜公长子志纲、次子志常、三子志伦派下名录,浏阳东乡筠窝象治公位下名录,墓图等。
二十三、江西永新《中陂颜氏族谱》(二册)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江西永新县中陂颜氏族人重修。主修为首事颜步雷等14人。线装八开木版印刷。该谱依旧谱原本删其文翰,中陂自颜岳起,西溪自颜观远起,磐湖自颜士涧起,另立三部,别名“余庆”,分别标名“天”、“地”、“人”。“天”字部存中陂总祠“孝友堂”,“地”字部存西溪房祠“燕诒堂”,“人”字部存磐湖分房祠“惇伦堂”。主要记载颜岳于宋太平兴国年间自捣石徙居北乡三都中陂子孙繁衍的情况。上册内容为捣石徙北乡三都中陂颜岳世系揭图(自七世颜岳起至十九世衍分四房止)、中陂第二房颜观善世系揭图、中陂第三房颜观惠世系揭图、中陂第四房颜观静世系揭图以及支派世系揭图等,后附中陂颜宗鲁位下颜子泰、颜子明世系图和颜子贵位下颜进方、颜进辉世系图。下册内容为《颜氏列祖传赞寿序》,有理学家颜山农(颜钧)传等人物传记,鲁公遗像、诩公遗像及像赞和中陂颜氏列祖像赞、寿序等。

  ,,,

  ,,,

  ,,,

  ,,,

0.0728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