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家庙有三间正堂,前出厦,四梁八柱,梁上横放着几十扇板屏,蓝底红字(字义无人知晓)雕镂精湛。正堂贴北墙塑有五个大神,中间一个是坐姿,两边的都是站姿,但矮15公分左右,显得非常神气,让人看了,毛骨悚然。再往两边各有一个矮坐姿老神,两手放在膝盖上,面带笑容,显得自然些,门两边塑有两个扒门者,人称“小鬼扒门”,西山墙上画有一老一小两人,老者戴着官帽正在烧香祭祖,意思是说不论老小官职大小都要祭奠已故老人。不能忘记前辈的养育之恩。东山墙画有腾空的飞龙,活龙活现,像极了。
从正面看,家庙坐北朝南都是青砖青瓦建成,屋顶上有象征身份地位的哈巴狗,张口兽等吉祥物。门的上方雕刻三个大字“七神堂”意思是讲,堂内有大小七个神,堂房高大而威武。门前有个不足300平方米非常平坦的小地,是供人们祭奠时用的场所。那时村里死了人,在埋葬之前,亲人们身穿白衣白裤,头戴麻子排成长队先把死者的魂送到庙上,叫送盘缠。每逢过年过节薛姓老者或长辈挂影请祖先回家过年。都是到庙上,请送时都有供品,烧香烧纸,放鞭炮祭奠先辈,有许多的孩子们在后边看热闹。
清朝末年由于政府腐败无能,外国侵略兵荒马乱人们不能安居乐业,无人问津,年久失修日渐破烂。风雨飘摇中的薛氏家庙,终于在民国30年坍塌了。
薛氏祠堂
薛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按家族户头筹资修建,在东西北大街的正中,坐北朝南,堂房6间,分两口,每口各三间,除了6间北屋正堂以外,尚有三间西厢房,四间东厢房和门楼。厕所在院子的西南角。砖蒹脚,土胚墙,木制梁檩,全是苇子墁房顶,在村中是数得上的房院。庭院内植有两棵大桦树,挺拔高大,距村庄20余里就能看到。
每逢春节,薛氏家祖集资购置供品,初夕上午,由家族长者拿着香火请祖先回家过年,由长者守影至翌日凌晨,本族大人小孩都去祠堂给祖先磕头,以后吃影,即供品。
建国以后,白天是学校,晚上就是会场和夜校,屋顶上经常有人挑灯喊话,是村里的文化和政治中心。1956年--1957年是上级安排的粮店。1969年--1971年是张店新华制药厂的知青点,1997年旧村疏通街巷时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