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文献

  《武氏族谱》序

  在本有兄的主持下,经过许多家族前辈和同辈人的努力,山西盂县西小平村《武氏族谱》最后编纂完成,即将付梓。作为武氏家族的成员,对于这一工程的完成,感到十分欣慰和激动。近年来,本有兄率众族兄弟,致力于弘扬武家文化,搜寻诸多有关家族的古籍文献、谱牒碑文,于历史深处钩沉出武氏家族在六百多年的发展繁衍脉络,展现出一部完整的从元末明初到现在的西小平武氏家史。读了这部家史,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对于本家族前辈先贤艰苦创业而彪炳青史的自豪感,也是对这一非凡的家族数百年耕读传家、生生不息的自豪感,更是对自己作为这一家族的后代的自豪感。

  

  山西西小平武氏家族,从元末明初算起,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繁衍十几代人。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的每一代人,都表现出这个家族特有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他们当中,无论士农工商,都是专心一意,含辛茹苦,终有成就。务农的朴实劳作,做工的技艺精湛,经商的精明诚信,为仕的政绩卓著,治学的著作等身,先后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成为这个家族的杰出的代表。其中既有勤勉为政、造福一方的地方大员,也有学识渊博、才气勃发的文人学士;既有抛洒热血的抗日英雄,也有纵横天下的富商大贾。而同族之间始终是相互帮助,相濡以沫,和舟共济,和睦相处。因此,历经十余世,家族宗支繁衍,人才济济,人丁兴旺,所居之处称为“盂西望族”。

  

  回顾家族兴盛发达的历史,瞻仰先辈不平凡的业绩,所感所悟,最重要的是体会我们家族历史中所蕴含的、由这个家族在数百年中培育锻造并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清代乾隆年间有一名叫许学范的进士,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子为进士,另四子为举人,故有“七子登科”之美称。清代学者、书法家梁同书写了一幅楹联:“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送给许学范,称颂许氏家族。这个联子所表达的,其实是中国古代许多大家族兴旺繁衍的秘密,即“耕读传家”。我们武氏家族所传承的,也是这样一种文化精神。对武氏家族兴旺发展贡献极大的十一世祖全文公,晚年从官场退隐回乡,辟旷观园,教育家族后辈,主持修订武氏家谱,制定族规,告诫族人“文艺末,德行本源”,“身自倡导,敦礼明让”,为家族的发展奠定了方向性的文化基础。此后,无论世事变迁,江山易代,“耕读传家”的精神在西小平武家中始终彰行不衰,代有传人。可以说,这些家族文化对于保持一个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保

0.1140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