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
成语“头悬梁”和“锥刺股”由两个故事组成。其中,“刺股”指的是苏秦刺股。
刺股故事
见于《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苏秦,字[1] 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王,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
由于在秦时日太久,以致盘缠将尽,只好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亲人见他如此落魄,都对他十分冷淡。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他再次周游列国。这次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苏秦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王不敢窥函谷关达15年之久。
前倨后恭
典出《战国策·秦策一》、《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是早年游历列国,困窘而归,家人都私下讥笑他。后来,苏秦成功游说六国合纵,身佩六国相印,途经家乡洛阳。苏秦的家人皆匍匐在地,不敢仰视。苏秦对他嫂子说:“为何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呢?”(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他的嫂子趴在地上说:“因为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
巧对楚王
苏秦来到楚国,过了三个月才见到楚王。交谈完毕后就向楚王辞行。楚王说:“我听到您的大名,就像听到古代贤人一样,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见我,为什么不肯多待一些日子呢?我希望听到您的意见。”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玉还贵,楚国柴禾比桂树还贵,通报人员像鬼一样难见,大王您更像天帝一样难得见面;现在要我拿玉当粮食,拿桂当柴禾烧,通过小鬼见高高在上的天帝。”楚王听后惭愧不已:“请先生到客馆住下吧,我知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