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姓系承赵奢 望出陕西扶风
马,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出人头地的著名姓氏,尤其是中华民族中回族的大姓。
关于马姓的姓源,《姓纂》上是样记载的:“赢姓,伯益之后,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氏焉。子孙氏焉。
赵奢兴,赵灭,徙咸阳,望出扶风。”
由此看来,马氏固然是颛顼之后的赢姓后裔,而使他们得以“马”为姓的,则是2000多年以前战国时代赵国的王子赵奢,所以,如果以赵奢为后世马氏的始祖,也是理所当然的。
据说,赵奢的子孙,最初是以“马服”两个字为姓氏的,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马。
这一支马氏,主要在古时的扶风一带繁衍,扶风就在现在的陕西省境内,所以后世姓马的人,最早应该也是发源于陕西。
以始姐赵奢的辉煌事迹为开始,在秦汉天下一统以后,马氏很快地在历史上出人头地,成为一个著名的姓氏,而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伏波将军马援,就是光大马氏门楣的最主要人物。据《后汉书》的记载,他在年高62岁的时候,有五溪蛮反叛,他就自请率兵前往讨伐,但是皇帝以他年事已高而不准。于是,他就披甲上马,据鞍顾盼,以示可用。他的这番老当益壮的豪气,终于感到了皇帝,在“矍铄哉!是翁也!”的赞美声中,率师出征,最后死在军中,终于以“马革裹尸”而还。
马援的另一项不朽贡献,是把马姓带到了南方,使南方很早就有了马姓人家。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平交趾,立铜柱表功的威武不可一世的时期,历来的古籍,对于这一段辉煌的史迹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
如此看来,南方的马氏,是早在2000年以前,就由马援带过去的,这些人虽然很少可能本来不姓马,但是在寿冷县定居以后却统统改姓为马,成为了马氏南方的开基始祖。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其始祖为赵奢。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大业。大业之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帝舜赐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世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
后建立赵国。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世居邯郸。史称马姓正宗。 2、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3、出自他族改姓。西域人马庆祥,人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遂以马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马祖常之后亦为马氏。金元以后,为回族大姓。
二、迁徙分布
赵奢之子牧,亦为赵将,居住在邯郸。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将牧之子迁徙至陕西咸阳。马兴后人马何罗徙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从此,扶风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