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从小学到大学,我的学习之路总是充满着精彩,换班级,转专业,去做交换生。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我就是一个非常事多的人。当你对一个环境熟悉的时候又去新的环境里时,很多人都是抗拒的,但是我觉得“物以群分,人以类群”,新的环境里你总会认识更多的人,朋友不是你去找来的,而是相似的人有着共同爱好和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走在了一起。
      大一的时候转专业,寝室也因此也换了一个。大家都知道,女生之间的关系有着某种复杂性,当你突然闯入她们的世界里时,她们会开始对你产生敌意,就像给自己穿上防卫的铠甲。她们兴致勃勃的讨论一个话题时,你想参与一句时,你是不被受欢迎的,你买了很多水果零食分享给她们时,她们会委婉拒绝你。时间在过去,和室友的关系却没有缓和,发现各自有着不一样的圈子,没有什么共同的爱好,就像你喜欢早起,她们喜欢晚睡。我觉得冷战是没有用的,相互沟通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令我失望的却是对方丝毫没有想和你沟通,她觉得规则都是由她来定。我觉得在这段关系里,我已经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协调,委曲求全不是我的风格,和公寓楼的老师说明情况以后,总算换了一个寝室。
      以为终于摆脱了这段噩梦般的经历以后,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另外的寝室也并不是很欢迎你,她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早睡,很早就会关灯上床睡觉。而我总是因为兼职的原因在她们关灯的时候才回宿舍,所以产生的矛盾还是有很多的。后来寝室又搬进来其他班级的两个女生,因为同个专业,她们四个就会有很多的共同语言,而我,又是一个被排挤的对象。我并不是那种欺软怕硬的人,你喜欢怼着我,那我也会怼回去。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我就要让着你!所以和室友的关系一    直处在冰冻期,想改善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后来搬宿舍楼,学校要求和每个班级和自己班级在同个宿舍。从其他地方一个同班同学和一个学姐,我们重新组成了一个五人寝。从这一段开始,和室友的关系慢慢发生了变化。我们会互相关心对方,会在睡前聊很多话题。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虽然我们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但是并不影响着我们。
今天是第一次和室友一起去唱歌,以前一直都很抗拒去KTV,这是第三次去,感觉和之前去的两次截然不同。室友说什么都比不上寝室聚餐,因为有你们在。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0.0932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