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墓葬

  位于海口市长流镇博抚村的黄篪墓等60处文物古迹被海口市列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篪公陵园规划》已出炉,黄篪墓将建成海口的一处历史文化景点。
黄姓迁琼始祖黄篪,字仲韶,号方塘,福建莆田人,系莆田黄氏始祖黄岸第16世孙;黄篪生于宋徽宗大观庚寅年(公元1110年),少年聪悟,博览群书,宋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并获得在西安大雁塔上留名的殊荣。黄篪28岁时受朝廷宋高宗皇帝派遣海南任路经略按抚使,兼掌军事,旬宣文教。赴任后,他勤政为民,公正清廉,积极传播推广中原文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政绩显著,广受琼岛民众爱戴。黄篪31岁积劳成疾,卒于任上,墓葬长流镇博抚村马鞍岭,现今后裔总人口估算约30多万

海南省江夏文化源流研究会上届会长黄和伍介绍,海口市人民政府发文把黄篪公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黄篪公逝世900多年来首次由政府发文保护的祖墓,也是海南有史以来少数被政府明文保护的墓葬之一。
目前,该研究会正重点抓黄篪墓陵园的修缮筹备工作,由国内知名仿古建筑设计师、福建华美设计院院长黄致宏先生设计的《黄篪公陵园规划》已出炉,他们将积极发动宗亲群众捐助集资,并将在海口市文物局的指导下动工建设黄篪公陵园,打造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古典艺术美的的墓葬陵园景区,此举将对海南地方政府利用民间资金抢救、保护历史文物古迹做出积极探索。

0.0959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