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文献

源出一

  卢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之后裔齐太公后裔孙高傒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之孙高傒(称傒公),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西周时期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因辅佐周武王姬发兴周灭商有功,被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封于齐邑,建立了齐国,有齐太公之称。春秋时期,齐太公的后裔高傒食采于卢(今山东长清),高傒是吕尚的第十一世裔孙,任齐国正卿,因屡建丰功,故受封于卢(今山东长清)。高傒“厚德载物”的品德普遍获得人们的赞许。

  齐桓公在登位之初(公元前685年),为了表彰高傒在内政外交两方面对齐国做出的卓越贡献,便把卢邑封赐给高傒,故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卢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卢氏正宗。

  

源出二

  源于改姓,属于复姓简化改单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有后裔分封于卢蒲(今河南登封)、葛卢(今河南卢氏),以国为氏。

  在其后裔子孙中,一支取姓氏为卢蒲氏,一支取姓氏为葛卢氏,后来多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卢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出三

  源于改姓,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⑴.据史籍《隋书·卢太翼传》记载,隋炀帝杨广赐予河间人章仇太翼为单字汉姓卢氏。章仇太翼,字协昭,河间人(今河北沧州)。隋炀帝即位后,对章仇太翼更加器重,曾对其说:“卿姓章仇,四岳之胄,与卢同源。”遂赐姓卢氏。后世多称章仇太翼为卢太翼。在章仇太翼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帝王赐姓为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间郡卢氏(今河北献县)。

  ⑵.祖籍河北范阳(今河南光山)的雷氏家族人氏,在北周之初被北周武帝宇文觉改为卢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唐朝时期有三原(今陕西三原)的闾氏家族人氏,唐高宗李治赐准仓部郎中闾云保改姓为卢氏,此后闾氏族人多有顺应而改者,称卢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出四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舅犯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晋公子重耳封舅犯于五鹿,支孙氏焉。”舅犯(狐偃)以谋略助外甥晋文公姬重耳在著名的“城濮之战”中战败了强大的楚国,因功所得的封邑实际在昝邑(今河南唐河昝岗),而舅犯之子贾季则被封于五鹿(今河南清丰),总之都是舅犯的后裔。

  在高傒贾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鹿氏。因后来晋文公之子晋襄公姬欢爱打猎,还特别喜食鹿脯,鹿氏族人觉着很不爽,后遂有人改称为卢氏、陆氏路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源出五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若卢令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若卢,在两周时期为弓箭手统领之官称,主弩射。后逐渐转为主管监狱的官吏,就是典狱官,到秦、汉时期隶属于少府管辖。在典籍《礼·月令·疏》中记载:“囹圄,曰若卢。又卢牟,犹规矩也。”在史籍《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也记载:“少府属官有若卢令丞。”

  在若卢令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若卢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卢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出六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庐子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年,在周武王姬发大封诸侯时,以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建庐阳国,分封给姬姓族人。庐阳国和荆国是在同时建立的,荆国后改称楚国。其时合肥城称庐阳城,简称庐城,因封在庐阳城的诸侯为子爵,所建之国即称为“庐子国”。据历史文献《合肥县志》的记载,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庐子国先后为楚、吴、越诸国所兼并,最后又复归于楚国,庐子国成了楚国的一部分。据史籍《国语·楚语》中的记载,楚王曾去过庐邑,说明庐邑在春秋时期即已经成为楚国之地。秦、汉时期的庐江县、庐江国、庐江都以及后来的庐州,都是因庐邑和庐子国而得名的。后来,庐邑范围逐渐向南扩展,在它境内的山即命名为“庐山”。庐山在汉朝时期就已是众所周知的名山,它的得名不会晚于汉文帝设置庐江国和随后设置庐江郡的时候,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庐子国灭亡后,在其公族戢黎的后代子孙以及国民中,有人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庐氏,后又有人简笔改为卢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出七

  源于兵器,出自战国时期古神兵,属于以器物名称为氏。湛卢、勃卢,都是古代战国时期的神兵利器,“湛卢”是越国欧冶子所铸的名剑,勃卢亦其所铸之名卟,皆墨黑色,无光泽,却锋利无比,无坚不摧。卟,就是矛头,柄长则长,柄短则短。在典籍《韵会》中记载:“湛卢,越剑名,欧冶子所铸。言湛然如水黑也。又勃卢,矛属。集韵曰长卟谓之勃卢。”

  古代,历来有以神兵名称为姓氏者,因有以湛卢、勃卢为姓氏者,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卢氏者。

源出八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当卢令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当卢令丞,就是专职掌管酿酒、煮酒的官吏,隶属于少府管辖。在史籍《前汉·食货志》中记载:“令官作酒,率开卢以卖。累土为卢,以居酒瓮,四边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鍜卢。”这在《史记》中称“作当炉”,在《晋书·阮籍传》中称“作当垆”,在《王戎传》中干脆就称“作酒垆。”

  在当卢令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当卢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卢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出九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氏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之鲜卑拓拔部中有吐伏卢氏、伏卢氏、叱卢氏,沓卢氏、卢浦氏、莫卢氏、豆卢氏豆卢宁氏、奚什卢、奚斗卢氏等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这些部落皆改鲜卑复姓为单字汉姓卢氏,是为河南洛阳卢氏。

源出十

  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吉林通志》记载:赫哲族卢如火氏,亦称隆克力氏,世居黑龙江下游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Luruhuo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卢如火氏多冠汉姓为卢氏。

源出十一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泰楚噜氏,亦称太楚鲁氏、台褚勒氏、泰楚拉氏,是古老的秽貊族后裔东海库尔喀部库雅喇人,明朝时期称兀良哈氏,满语为Taicuru Hala,世居浑春(今吉林珲春)、音楚(今俄罗斯摩阔崴海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卢氏、楚氏、邰氏、改氏、泰氏、鲁氏等。

  ⑵.据史籍《满族大辞典》记载,满族喜瞻氏,满语为Sija Hala,汉义“熔炉”,世居黑龙江流域,所冠汉姓即为卢氏。

源出十二

  源于西南夷,出自明朝时期西南从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古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有一个从族,为古百越民族的一支,后在明朝时期有取汉姓为卢氏者,世代相传至今,主要分布在四川和湖南一带地区。

  

0.1393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