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一、谱序;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莆田蔡氏族谱》、《建阳蔡氏宗谱》等,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莆阳蔡氏重修族谱》、《潮州北厢蔡氏六修族谱》等。使后人能从家谱的名称中就能了解到一些最基本的信息。

  二、堂号;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堂号一般写在写在家谱的封面或首页。

  三、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名人,传承简介、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谱序大多由本族名人撰写,如襄公十世孙蔡戡写的序:蔡氏族谱世系序。

  四、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五、家训;又称族规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 、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以上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凭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0.0957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