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画派山水画的发展走向,已成为当代中国画世纪性新课题之一。王海鲲作为传派后人新锐,他精于勤、深于思、实力雄厚、埋头奋进,引人关注。
由李氏画派画家李小可、李庚兄弟领军的东北写生·展计划(2009)以《北国风光》命名,北国风光是前辈山水大家李可染久思不渝写生计划之一,顾名思义,一代传人东北之行正是传承李可染生前未竟之业的承诺性誓师,必将开启水墨山水写生洪峰的闸门。观王海鲲北国风光写生及近期京郊写生,惊喜之余,给我们探讨李可染画派山水画新走向以重要启示。
首先,海鲲山水写生重在求索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盛期之精髓(1956—64),包括探究可染师70岁以后晚年山水作品整体性、经典性品格;气势沉雄刚正,风骨厚重超迈,神韵天成。至于使笔运墨、语言语境、形式技巧,在海鲲了无拘束,了无挂碍,尽情发挥着他个人的天分才情。造化在手,笔势、意境,任情随性,而妙就妙在万变不离其宗;不失李氏画派之化魂。
王海鲲近期写生系列,包括长白山写生、京郊写生、皖南写生、云南写生等,殊可观者百余幅,其中《千古长亭》、《长白暮色》、《假日里十度景区》、《石林春晓》等等,可推举为代表作,既可见现代中国南北自然景观之崔巍神奇;又可见画家主体情怀之浩渺苍郁。青年画家在大量对景写生的历练之中,于李氏画派写生注重三法:剪裁、夸张、组织,六则:构图、形象、层次、气氛、色彩、笔墨,多有领悟,笔随心运,还同时渗入汉代、北魏碑版书法之风神,作画心理气质上,暗合“魄力雄强、气象浑穆、意态奇逸、精神飞动”之美,写生层面上、深度上,耀耀然由“对景写生”递进到“对景创作”之境。
第二,海鲲山水写生,以传承李可染写生精神为核心,向中国历代山水优秀传统纵向推移,形成坚实牢固的中轴线;横向则最大限度拓宽画路理念,即可染师晚年总结:山水走现实主义道路,必须精读两本书:深入生活,写生大自然,师法造化,是第一本书;学习传统,深研传统,净化文心,…是第二本书。传统的“面”很广,中国的、民族的是传统,西方的、外来的也是传统。中西两种传统的关系,“中国的、民族的传统是血缘,西方的、外来的传统是营养。”由此理念,结合染师一辈子70年艺术实践,我解读先生以山水写生为核心的革新之路,既不同于中西拉开距离的“传统派”,也不同于中西混血的“融合派”,而是“以中化西”的第三条道路。这条革新之路,显然同“西化”之路,更是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