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又称谱例、规条、例言等,主要阐述纂修家谱的原则、体例和内容,在家谱中居有重要位置,一般在谱序前或谱序后,即刊凡例。《(江西婺源)武口王氏统宗世谱》(天启三年)在《凡例》中开宗明义指出:“例也者,酌理义之中而条约之,以示一定而不可移也。迁徙繁,人文盛,世系夥,设不定例,详者何以独详?略者何以独略?观谱者难免疑信相参。今定凡例于前,宗派之繁,斯有所不易,狥己之见,斯有所不移,详略之文,斯有所不议,兹为谱牒之要领云。”
《(安徽歙县)三田李氏重修宗谱》(乾隆刻本)卷首的《李氏宗谱凡例》也指出:“例也者,酌礼义之中而条约之,以示一定不可移也。故法曰法例,乡曰乡例,矧谱有宗派,有世系,有迁徙,设不定例,则昭穆何由而叙?亲疏何由而别?是非何由而分?详者何以独详?略者何以独略?展谱者人人或愦愦焉。今定凡例于前,庶览者如挈纲而振领云。”这两段类似的文字,对家谱凡例的作用、内容作了言简意赅的表述:家谱中的凡例,是据有关礼仪作出的条约规定,对于家谱如何叙昭穆、别亲疏、分是非、慎详略,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