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辈字派

始祖:大宋懿王景皋之裔赵廷美

堂号:不详

地区:山东泰安

字辈:宗师弘之昌,水廷灿培锡,中正和平兴玉传继广

历史起源:赵弘文(1591-1673),字东渊,号朴庵,泰安范镇谷家庄人。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任广东道监察御史(正三品),后改巡按苏松等处兼督沿海综核将领。

任上击污吏,减赋税,平扰乱,为三吴父老所称颂。据当时南京名士张明弼记述:“初至即击大吏之垢狞者,有贤吏及期即剡之,未即期即奖勖之。吴俗多投献,公格之不敢犯……”。

顺治三年(1646年),任满回朝,惟文卷仆童,别无长物。因不肯向当事行贿,被以“荐举太滥”之咎降调。弘文不辩,辞官归里,静摄泰城梅花馆(运舟街南头马神庙南),潜心学道。

赵弘文为明清之际泰安著名人物。《泰安县志》有传。曾鉴定林杭学《泰山辑瑞集》,襄纂《泰安州志》,为宋之侃《云根山房诗集》题序,为重修泰山大王庙碑篆额,撰重修太平寺碑记。捐金重修鲁两先生祠、泰安城堞、名宦祠、泰安学宫、关帝庙等。对泰山文化之重振多有贡献。被施闰章、元玉等尊之为“真儒”。

赵弘文留有画像,并有《光碧堂稿》行世。现台北故宫博物院存其奏章六篇,泰城存其奏章底稿四篇,其中《顺治三年五月揭帖》入选《明清史料?甲编》。今人周郢撰有《赵弘文年表》,周美鑫撰《赵弘文丛话》,赵兴斌撰《赵弘文的儒道情结》等。

弘文喜泰安艾洼山水,曾作《艾滩庄》诗。

《泰安赵氏家谱》始修于赵弘文,后历九修。时间分别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雍正元年(1723年)、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五十年(1785年)、嘉庆十年(1805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没有成书)。现存五、六、七、八修整谱共37册,并九修稿。今为十修,已修完初稿。

泰安赵氏为“大宋懿王景皋之裔(据肥城赵氏十八世孙泰安日报社赵学法考证为宋太祖弟赵廷美之后)”。始祖赵吉甫于明景泰年间由洛阳迁河北枣强,四代后有兄弟三人于明嘉靖间迁山东。老大赵孟玉迁泰安施庄(赵弘文为其后);老二赵仲玉迁肥城仪阳王家南阳村(乾隆甲午举人赵东周为其后);老三赵季玉迁汶上(进士赵增为其后)。垂今近500年,族系繁衍甚大。

泰安赵氏,世居岱麓,家风淳厚,勤于耕读,于乡里多有建树。入民国《重修泰安县志》者74人,其中进士1人,举人17人。

0.1003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