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世系


尽管如此,这些记载周氏人事迹、世系的史书,因是国史中的组成部分,还是不能称做真正意义上的"周氏家谱“。

到了魏晋时期,由于门阀(门第)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为了获取先人的庇荫,保证旣得利益,标榜门第,区分士庶,联姻结眷,当时对于谱碟十分重視,不仅朝廷任用官吏要参考其父、祖的官位,就是婚配也开始参考谱藉,讲究门当户对。因此,当时任用的吏部官员,首要条件也是须懂得谱碟之学。一时间,谱碟之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历史高度。巨族世家,受命於朝,指派官史撰修家谱。这其间,据东晋谱碟学家贾弼之编撰的《十八州一十六郡谱》712卷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城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义兴阳羡周氏谱》三部著名的周氏家谱。我们从这些周氏名郡家谱的单独修编,可以看出当时"汝南周氏十子分支,东南济美。"的一斑。也可看出庐江舒城、义兴阳羡的周氏家族,虽同出"汝南周氏",但早已分支,形成了自已巨家大族的新郡望。有了以自已新郡望命名的《周氏家谱》,他们往后的世系传承,应该已经是一支各表。互不承续。

0.1214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