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趙氏
四大堂号
1、半部堂
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其后人以此为堂号。
2、琴鹤堂
宋朝名臣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景祐元年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以太子少保致仕。他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由于面颜黑,人称“铁面御史”。与当时的包拯齐名,其实戏曲中的包拯形象正是融合了赵抃事迹。入川后,自奉俭廉,禁吏为奸,蜀风为之一变。后为成都知府。
神宗时,被诏回京师任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青苗法再次入蜀,孤身一人,仅一琴一鹤相随,后再知成都府。其时他为政宽简,故而人民安居乐业,百姓生活富足,所以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
3、天水堂
天水堂赵姓堂号,秦始皇灭赵国后,把代王嘉派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甘肃,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由此形成一个望族,至汉代此族的赵充国封侯入相,功成名就。由此系赵氏望天水,后并以此为堂号。故“天水堂”、“天水郡”成为赵姓的著名堂号和名望。
4、鸿声堂
北宋庆历年间,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