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故居

001dtiFWgy6YmoITq05f5&690.jpg

单毓华故居

单毓华(1883—1955)字枚叔,为泰州现代名人。他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断案公平,人称“青天”;致力教育,慨助巨资,义举感人;

单毓华生于泰州,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应县、州、府童子试,均为第一名。光绪二十五年人南京实业学堂。光绪二十九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光绪三十四年回国,殿试中举人。

单毓华先后任清大理院推事、天津地方审判厅厅长,上海震旦大学,上海法政学院、上海法学院教授,上海三吴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律师。1940年汪伪政权成立,他坚守民族气节,称病隐居。坚持民族气节,拒绝汪伪诱逼,为国人所敬。抗战胜利后,和梅兰芳发起组织同乡会,多方奔走、劝募捐资,救济苏北贫困群众。

著名爱国律师单毓华先生之子单声,是法学博士、著名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著名侨领单声先生将他在海外从拍卖所购得的300余件从西周到近代的极其珍贵的文物运抵泰州。让它们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并在家乡展出。

单毓华故居于1995年由单声先生捐赠给泰州大浦小学。

为了宣传单毓华、单声的爱国主义精神, 2005年8月,决定重新修缮单毓华故居,按照晚清、民国建筑风格,修旧如旧,于2006年初正式动工,同年11月竣工。

修缮后的单毓华故居,古朴典雅,焕然一新。东西长47米,南北宽约30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故居内设“单毓华单声爱国主义事迹陈列馆”,现为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馆内藏有大量的单毓华、单声父子二人爱国主义的人文史料和图片资料,详细介绍了单声先生爱国、爱乡的情怀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事迹。

泰州单声珍藏文物馆地处市东进西路109号(单毓华故居内)。为传承中华历史文化、充分展示单声先生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怀,2009年8月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单毓华故居内出资新建单声珍藏文物馆。

该工程项目按博物馆要求规划设计,总投资约600多万元人民币,2010年4月破土动工。工程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其中展示厅两个,鉴赏室、金库房各一个、电梯一部。

为正确处理好珍藏馆与单毓华故居建筑群风格,合理规划、协调关系,工程项目还包括对故居内民国小楼、庭院围墙、东仪门、厕所等进行了重新修缮,推陈出新,为今后筹建名人纪念馆留下空间。

纪念馆是一个不小的庭院,一座很端庄、也不小的民国年间楼居座北朝南,而南面是珍藏馆,土地来自银河宾馆割爱。


0.0788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