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9

  在蒲江县大塘镇洪福村3组,有一座石碑,是“蒲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上写明保护的是“何李氏碑记”。人们看了以后不免会想,何李氏是何许人?为什么不保护墓,也不保护碑,唯独要保护一则“碑记”呢?

  

  何李氏,“邛南李山碥李泽先之幺女也,幼配我父炳然。”邛州即今邛崃市,李山碥即今邛崃市石头乡李坎。何李氏生何廷玉、何廷秀二子。这样一个人,看起来与别的女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把她的碑记读完之后,的确感觉有独特之处。

  

  碑记没有记述墓主人的生平事迹,也没有为墓主人歌功颂德。众所周知,大凡碑记,其主要内容都是记述墓主人的生平事迹,歌颂其精神品质,希望后世子孙弘扬祖德,兴家旺族。而这一则碑记记述的是墓主人的丈夫被人掳去死在外地找不回尸体,要求子孙们读碑文,赴亡地焚香望空拜祭,以表“母子微意”的事。这或许是独一无二的。

  

  这则碑记记述一个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情况,就是清朝咸丰年间蓝大顺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这一带战斗的经过,而在清光绪四年重纂的《蒲江县志》及1992年版《蒲江县志》中,也没有这一细节的记述。

  

  光绪四年《蒲江县志·庚申之乱滇匪扰蒲实录》记:“咸丰十年三月十二日,滇匪蓝逆袭蒲毁垣,教谕罗策死之。斯变也,因承平日久,民不知兵而贼来诡速,仓卒莫应,因之告变。是日,风闻滇匪有号蓝大顺者,据吊黄楼生事。邑令杨尚炳专役探侦未得回报,是日辰刻,委汛厅陈献廷赴邑之寿安镇筹办防堵,不意于半途适冲蓝党,前队业已驱入蒲境,速回护城。令急调乡团,尚未齐集而贼党陆续而来,已据蒲之上游。令着人赴州请援,仓皇莫措。时方未刻,贼已扑城,围城西北二门。令谕焚东南二门城下之街房,以阻其攻。命团勇开仗,枪毙贼首一名,余贼数名。贼怒越城,团首职员李荣峰、武举陈家惠、军功王殿元均巷战被歼。同时殉难居民共三百余人。教谕罗策亦被戕于奎阁墙侧……同治三年,蓝李二逆,后先被擒。石逆来川,亦被宫保授策,唐镇军生获于越嶲所辖梓打地,其患方息。咸丰十年起至同治二年止,滇匪蓝逆、何逆连年扰蒲。及同治二年,发逆前队沿境而过,四路团总或统带打仗,或防堵隘口,或生擒贼匪,或逐贼境外,屡建奇功。勤劳素著,既蒙保举,例合书名:

  

  姚炳晖,邑增生,以带团打仗,功保训导;

  

  ……”

0.1570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