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保定腰山王氏庄园始建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腰山镇,是王氏先祖王锡衮所建,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腰山王氏庄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将军府邸和巨商的豪门巨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定腰山王氏庄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将军府邸兼巨商的豪门巨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庄园建筑既不同于皇宫官府,又不同于一般民居,是我国北方居民建筑的极品。故有“皇家建筑看故宫,民间建筑看腰山(王家)”之说。
建筑布局
保定腰山王氏庄园主要建筑布局成四方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内有东西排列四合院两排,四合院各院前后贯通,左右相连。整座建筑以灰色调为主,古朴大方,给人以庄重典雅的感觉。
保定腰山王氏庄园建筑上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她精美的雕刻,这些雕刻有砖雕、石雕和木雕,内容全部以“福、禄、寿”为主题,通过所雕物体的谐音来组成吉祥的祝福。在王锡衮的住处仁和堂,二进院砖雕十分出色,正厅西墀头砖雕是人物、牡丹、桂圆、狮子和金钱豹,营造的是动物和人和谐相处、大富贵、大团圆的极乐境界,下边角柱雕刻有13个小动物,上部有“马上封侯”、“辈辈封侯”,下部有老虎、金钱豹、壁虎、白菜、蝈蝈,意为倾国之财,松树上雕刻出了质感,松针阴阳相背,异常讲究;正厅东墀头砖雕,有人正在拉弓射箭,有公鸡正在打鸣,意为功成名就,下边角柱石雕刻有“三羊开泰”。
有关专家考察后认为,王氏庄园属于北方四合院范畴,仿北京王爷府建造的,它既不同于山西乔家大院,又不同于广东客家民居。王氏庄园建筑技巧也很高超,譬如说磨砖对缝的运用,当年磨砖要求外大里小,里面抹灰,外面严丝合缝,为了粘结牢固,白灰膏里还掺入了鸡蛋清和糯米汁。仁和堂正门对面的大照壁,就全部是磨砖对缝的工艺,长约9米,这么大的照壁在中国北方的民居中十分罕见。这里还是一部近代史的直观教科书,王氏家族和庄园的兴衰,折射了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兴衰;这里还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民俗博物馆,房屋建制、装饰运用、生活场景,都凸显了封建社会大家族的礼教习俗。
她不仅是研究清代民风民俗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近年还成了影视拍摄景地,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天下第一楼》、《风云初记》、《大决战》,电视剧《热土》、《青春之歌》、《天下粮仓》中很多场景在此地拍摄。
目前修复开放的南园部分,其建筑格局成四方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是四世同堂的大院子。内有东西排列的四合院两排,九个套院,一百余间房屋建筑组成。西路“仁和堂”四进院是老主人王锡衮的住宅区;东路“梦和堂”三进院是王锡索三儿子王佩的住宅区。
四合院各院落前后贯通,左右相连,四进院正院九个门全在条纵轴线上,一进院落的所有门廊金在一条横轴线上。其规制由南而北依次是:商号、庭房、腰房(家庙)、底房(库房);左右计有书房、伙房、长丁屋、更房等。两路中间的大院叫榕花院,是家人举行大型活动的场地和戏楼所在地。院内东西“槐荫道”两旁古槐参天,遮云蔽日。道北排列正门、侧门各两座。“仁和堂”正门外建有影壁一座,壁座以石灰石精工雕琢成须弥座式样,还有虎皮纹上马石一对。庄园主要建筑立下近一米高的直壁式青石台基上,台基高三至五阶不等。院内方砖墁地其形制为单檐硬山灰布瓦顶,抬梁式木构架。建筑色调以灰色为主,古朴大方。砖、石、木雕精妙古典,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在我国北方不可多得。
除观赏豪门人户的宅院建筑外,还可看一看内设的各种展览,如大宅院的生活习俗展,顺平文物展,直隶婚俗展等;有可品茶、看戏、换装照像;坐花轿,拜花堂,唱堂会等民俗活动,若有兴趣可以参与。
在庄园高墙内分布有多套宅院,命名为“堂”。整个庄园布局由北往南三道内街隔成四大部分,依次为北园、中园、南园、场院。庄园建成之时,总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成套庄园3处50多套宅院,房屋500余间。
保定腰山王氏庄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典型特征的古代民居,它采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规制,并大胆创新,体现了独特的建筑个性,是中国北方民居建筑文化的大观园。
王安石纪念馆坐落在江西省抚州市赣东大道的南端,是为了纪念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而建,为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王安石纪念馆筹建于1985年初,1986年11月11日于“江西省纪念王安石逝世900周年学术讨论会”召开之际揭幕开馆。
王安石纪念馆占地面积二十亩,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陈列厅6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江南园林意境和宋代建筑遗韵的仿宋府第园林式建筑群。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风格秀逸超脱,与馆内门楼、隐壁、水榭、游廊、碑廊、亭台、荷池、曲桥等景致浑然天成,翘角飞檐,圆柱简瓦,绿木葱葱,修竹掩映,饱含传统文化内涵,处处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
建筑特点
纪念馆建筑方案由南京园林设计研究所设计,占地面积1332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她具有江南宋式府第门楣,楼阁实体,二览(展览,浏览)兼顾的特点。主体建筑是一座仿宋式的二层楼阁,歇山飞檐,筒瓦花窗,园拄环绕对称端庄,其它附属建筑的格局与主体建筑和谐协调,既造型各一,又相互衬托,交相辉映。端庄素雅的门楼虽不雄伟壮观,但牌遍上镶嵌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提写的馆名“王安石纪念馆”六个大字,使门楼显得格外的气派、精神。一进大门,两侧是造型优美的隐壁,顺着甬道登上水榭,池边杨柳垂风,水中鱼儿飞花,阵阵幽雅的古乐,仿佛把人带到了仙境,迂回曲折的游廊碑廊将门楼、水榭、接待室、主楼和荆公亭连为一体,形成“曲径同幽,耐人寻味”的佳境。“怀文堂”的宋代文物,使人们领略到祖先的文化艺术,通往“草亭”的田间小道,让游人想起王安石罢相后的淡泊生活。
主楼展厅分上下两层,四个部分。简明扼要的“前言”引出王安石的出身、家世和他青少年时期的活动,“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这一大标题下,展出了王安石十几年地方官的政绩同,他著名的“上仁宗皇帝事书”,“三不足论”,“熙宁新法”的主要内容都在版面中得到展现。在二楼展厅,王安石的文章诗词,道德人品是主要展出内容。他那脍炙人口的散文、诗词,曾使多少后生学者为之倾倒,高风亮节的品德连他同代的反对派也叹服。刘海栗等名家的书法,王大进教授和他弟子们精心雕塑的十组王安石塑像,更使全馆增添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旅游特色
抚州王安石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建立的历史名人纪念馆。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建成对外开放。
纪念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是一座仿宋园林式的建筑。馆内门楼、隐壁、水榭、碑廊、亭台、荷池、曲桥与主楼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辟有问月轩、蹄躅园、辛夷园、荆公亭、怀文堂等园林景观。
基本陈列
主楼为两层陈列厅,介绍王安石生平史迹。一楼陈列“故里情深”“治善州邑”“荆公新学”“熙宁变法”,二楼陈 列“文学造诣”“人文品格”“终老金陵”“千秋评说”共八个部分。整个展厅通过照片、国画、雕塑、实物展示了王安石一生,同时展示了王安石手书的《愣严经旨要》的复印件及其不同时代不同版本的王安石著作,以及后人对其的评论、著述、论文。
熙丰楼设《王安石生平事迹展览》,主要有“故里情深”、“治善州邑”、“荆公新学”、“熙宁新法”、“文学造诣”、“人文品格”、“终老金陵”、“千秋评说”八个部分,各个展厅通过图片、图表、国画、雕像、实物,展示了王安石一生业绩和改革家的胆魄、文学家的风貌。
纪念馆收藏有当代著名书画家刘海粟、肖娴、赖少其等一些社会名家赠给纪念馆的书画三十余件。 纪念馆每年都接待了许多中外游客,成为广大群众游览、受教育、对外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友谊的场所。一九九四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馆主体建筑熙丰楼是一座仿宋式的两层楼阁,为王安石的生平史迹展览厅,一楼陈列“故里情深”、“治善州邑”、“荆公新学”、“熙宁变法”,二楼陈列“文学造诣”、“人文品格”、“终老金陵”、“千秋评说”共八个部分。整个展厅主要通过精美的照片、绘画、雕塑、实物等,展示了王安石一生业绩和其改革家的胆魄、文学家的风貌,另外还展出了王安石在元丰八年亲笔书写的《愣严经旨要》影印件,州县府志,家谱复印件,王安石 不同时代各版本著作,国内外学者有关王安石的评论著述,全国各地名人、学者、画家、书法家为王安石纪念馆题赠的书画件等。半山堂辟有第二展室,专门用于临时展览,曾先后展出过“抚州宋代墓葬出土文物”、“宋代遗珍”等,让人们领略到抚州古代灿烂的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