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世系

十一世

倪呈琰,字琳圃,因避讳,改为倪呈炎。文表子。“矜严好礼,毅然有志于圣贤之学。为文深于理窟,不尚词华。教授生徒,诱掖有方。门人悉敬而畏之。”雍正癸卯(元年,1723)恩贡。出直隶正定府任曲阳县教谕。

十二世

倪曙,字方升,呈炎子。贡生。“幼天资颖异,读书过目不忘,为文援笔立就若宿构然。……方其应童子试也,动置前茅。逾冠得县试榜首,郡试得第二。既而学使按临,新郡守张公莅任。出示覆试,仍以为榜首,院试榜发第一。一郡轰然。次年食廪饩科岁辄冠军。秋闱屡荐不售,以青衿终老。人皆惜之。”

十三世

倪上达,曙长子。诸生。

倪上遇,曙三子。诸生。

倪上述,字又彭,号损斋,曙四子 。“自束发受书,甫通《孝经》、《论语》,即以古人自期。所学务求心得,不拘拘以记诵为能科举为事。……凡诸经义蕴、历代文章以及天文、乐律、算法、音韵之类,莫不究心其间。”著有《尚书存疑》、《孝经集注刊误辨说》、《河洛五行图说》、《洪范图说》、《诗说存疑》、《等韵经纬》、《律吕大略》、《算法指掌》、《损斋遗书(诗)》(一卷)等。“乾隆甲戌(十九年,1754)邑侯晋江陈公(金骏)重修县志,邑绅李维垣会同诸生举其儒行。(上)述具呈辞作《自讼诗》以寄之。其为人恬淡不博声誉类如此。……性严重不苟訾笑,而冲虚谦退绝无恶慢于人。年五十五卒。”

十四世

倪炆,字简庵,上述长子。“幼失恃,既冠失怙,抚幼弟,奉继母,皆至性相孚。弟炼出嗣,有田无斋,炆割宅与居。每小有甘旨,无不招之同食。后弟因故退归,复以田宅均分焉。家素不饶,而贫苦亲邻时加周恤。……时同宗有以人命陷入者,被诬者已系狱矣,锐身急难,冤赖以雪。凡人以难事质者,一经剖断群疑顿释。宵小闻其来,多敛迹避之。生平穿穴六经,于《周易》尤邃。所著制义及古文词,皆足为后学楷模。”嘉庆年间岁贡。“应秋闱屡踬,遂以明经终老,而弟子成材以去者踵相接也。晚岁深于医,活人无算。”道光庚寅(十年,1830)举乡饮大宾。年七十五卒。

倪炼,上述次子。

十五世

倪积信,炆长子。咸丰年间恩贡。出任某县教谕。

待考:

十四世

倪燿,字德甫。“性直谅,待物以诚。见人有过失必面规之,虽至汗流面赤不少讳,及与之共事则推心置腹不分畛域。以故人加亲焉。少读书甚纯,为文以理法为宗,不求诡异,伉爽坦易,酷肖其人。”嘉庆戊辰科(十三年,1808)与同乡李筌同时中举。十四年(1809),“同补方略馆誊录,书成议叙,

0.0958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