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陵园
赵充国陵园位于清水县城北1公里处的牛头河畔。始于汉,后历代辟祭田,修祭殿,勒石刻碑,铭期史迹。该景区主要包括三部分,即赵充国墓区、宋金墓葬群博物馆、碑林区。1962年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大宋太祖永昌陵
永昌陵是宋太祖赵匡胤(927-976)陵墓,位于今天河南省巩义市。北宋皇帝都葬在巩义。赵匡胤在后周禁军任职,因作战勇猛,成为后周军队高级将领。时任检校太尉。公元960年春,在今河南封丘县陈桥镇发动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宣布称帝,定国号为“宋”。在位17年,终年50岁。为防止历史重演,他通过“杯酒释兵权”让手下大将告老还乡,成为北宋一朝经典之举。
3
济源赵村赵衰墓葬
赵衰墓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赵村南750米,南北两冢,相距15米。
北冢平面呈长方形,边长15米,高3米,平顶,顶部有一垂直盗洞,直径80厘米;南冢边长12米,高约2.7米,平顶,北部近一半被挖平变成麦地。据说古代
将领赵衰行军至此时去逝,就地埋葬。其父赵夙后来亦埋葬于此,相距不远。村民在农耕中破坏南侧墓室,发现为券顶砖室墓。
4平原君赵胜墓
平原君墓又称平原君赵胜墓、赵胜墓,是战国时赵国人赵胜的墓地,公元前251年葬于河北邯郸市肥乡县,墓区在今县城东南4公里元固乡西屯庄村西北,1982年7月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肥乡县人民政府重修碑楼,建立了保护标志并划定了保护区。
平原君墓区南北长120米,东西阔为70米,占地面积12.6亩。自南向北序为山门殿;赵武灵王殿;赵惠文王殿;平原君赵胜殿;张懋忠所书“赵平原君墓”碑。 东侧殿为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殿。西侧为赵文化陈列馆。
据肥乡县志记载,该陵墓原高20丈,到明代尚有十余丈。墓阴积雪到第二年春天好长时间才融化,被人民称为“赵陵春雪”。目前墓土高度不足4米,已无法再现这一景致。
随着由邯郸市肥乡县城通往平原君墓区公路改造进度的加快,该县平原君墓综合开发工作全面铺开。
按照总体设计,此次开发将完成墓葬封土、平原君纪念馆、旅游区山门、碧霞祠以及墓区绿化、美化,同时对墓区周边村实施农业生态园区开发。墓区综合开发后,将成为融历史文化、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综合基地。
5
襄汾县赵盾墓
赵盾墓 在襄汾县西南六十五里赵雄村北。墓前立有乾隆二十九年镌“晋大夫赵宣子之墓”石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周围 的赵雄、赵康、南赵、北赵,小赵等六个村的赵姓,均谓赵盾的后裔。
6海晏赵氏公祠
族史见证人:赵明顺74岁海宴赵氏祥光堂委员会会长
海宴街上的店铺星罗棋布,穿过一条条寻常小巷寻得海宴赵氏公祠,海宴赵氏公祠被称为祥光堂,在2012年4月奠基重修,海宴赵氏在海宴街定居700多年历史。由南雄而下广州,海宴赵氏一族几度迁徙方来到海宴定居。现海宴仍有赵氏1万多人,海外人数更甚。据当地老人称,由于交通不便,虽海宴赵氏多以华侨为主要收入来源,海宴赵氏村落中并无洋楼。
海宴赵氏祖祠赵氏祥光堂祖祠是一座三进的大型砖木石柱综合结合的古式建筑,依照清朝建筑典型风格建造。祖祠的右边文化公园的舞台仍在建设当中,祖祠后山已焕然一新,变成海宴街居民平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文化公园。在海宴镇海宴街,原有5座赵氏大宗祠,大部分被拆毁,现只剩下“祥光堂”这一大祠堂。
赵氏简谱记载,南宋将亡时,始祖崇垓公离开杭州的王室,到福州后由南雄而下广州,为避人耳目,绕道恩平而到阳江乔马四图紫罗官山,今阳东县新洲镇旱地村委官山村一带,堂号曰“祥光堂”,为阳江赵氏始祖。崇垓公生有必锌、必鎏等儿子,必鎏与子进元再迁乔马一图北桂村定居。必锌则迁台山海宴定居,其后裔中亦有居广西合浦和上川、下川。海宴赵氏记崇垓同往,所以崇垓亦为海宴赵族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