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世(二十一世):王孝思,信祖长子,生卒年不详。据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春二月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二十三代孙让祖谨藏草谱一帙,二十四代孙瀛祖作为书册传予子孙,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夏六月,二十五代孙化民祖修饰成文,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二十八代孙前,暨男二十九代孙绍先、三十代孙跃龙,率男三十一代孙琰,再加续编的《王氏累代宗谱本源要录》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承王命迁馆陶时,孝思祖不在迁徒之列,遣亲子舜相送,至馆陶县,县令收入版籍。令祖去城东常氏庄下邨,同孝忠、孝礼二祖各开荒作熟耕,占地土,未回籍。据2015年10月,重修《太原王氏族谱》上卷附录载 “居福山县,康熙年间,三十代孙夔龙、跃龙赴试济南,遇福山同宗副任,字宏士,谱应试,叙及族谱,宏士传写至孝思祖,省中未及详叙,世系大略,后有统合族而全叙者,再细核而详书焉。”配孔氏,生子二:舜、仁。
六十九世(二十一世):王孝敬,信祖次子,生卒年不详。居山东省福山县。据《王氏累代宗谱本源要录》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承王命迁馆陶时,孝敬祖不在迁徒之列,因子幼,乃遣义子王伯元(原姓刘)相送,至馆陶县,县令收入版籍。令其去城东常氏庄下邨,同孝忠、孝礼二祖各开荒作熟耕,占地土,未回籍。后伯元迁入他村,其后裔在东潘庄、白堌,未入谱。据2015年10月,重修《王氏族谱》上卷附录记载:“孝敬居福山县,有子未详。义子伯元与孝忠、孝礼二祖同来馆陶县,县令收入版籍,后伯元迁居别村,子孙未曾入谱。”孝敬祖幼子未详。
六十九世(二十一世):王孝忠,信祖三子,生卒年不详,原居山东省福山县。据《王氏累代宗谱本源要录》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孝忠祖与弟孝礼祖均在迁徒之列。即于是年,承王命迁于馆陶时,彼时二祖西行,离家实难,奈圣旨不敢违背,乃携妻抱子,洒泪而行。据2015年10月,重修《太原王氏族谱》上卷附录记载:“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奉命谐弟孝礼,同迁馆陶东北常氏庄,祖殁后卜兆新茔,孝忠祖葬左,孝礼祖葬右,兄弟并穴入茔。“配朱氏,福山县人,生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