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 朱姓,也与中国其他族姓一样,非常重视本族姓历史的编修。最早的朱氏族谱兴修于何时何代,资料不足征;但作为汉魏六朝东南最古老和庞大的门阀世族,朱姓已有家乘、谱牒。
隋唐之世,谱牒之学 大兴。当此之时,朱姓谱牒不仅藏于私家,且为国家收藏,甚至公开流传于世。所以宋人欧阳修撰《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才可能将宰相 朱敬则的沛国朱氏世系理清。唐人林宝的《 元和姓纂》,也应是参考了朱氏谱牒而撰成其“朱姓”条的。
理学大师 朱熹也非常重视族史的研究。他成名后,曾率领福建族人到安徽婺源寻根访祖,又亲自编修了《婺源茶院朱氏族谱》,并撰写 谱序。他的这种重视家族历史的态度,为后世朱氏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