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游子吟
女羞夫婿薄,客耻主人贱。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
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
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
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听晓角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边思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长干行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渺渺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一作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饮马歌
百马饮一泉,一马争上游。
一马喷成泥,百马饮浊流。
上有沧浪客,对之空叹息。
自顾缨上尘,裴回终日夕。
为问泉上翁,何时见沙石。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
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沙头牧马孤雁飞,汉军游骑貂锦衣。
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
胡儿起作和蕃歌,齐唱呜呜尽垂手。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
回头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蕃音虏曲一难分,似说边情向塞云。
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不见天边青作冢,古来愁杀汉昭君。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
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
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
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阳桂凌烟紫,阴罗冒水绿。
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
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
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
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
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
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
何必若蜉蝣,然后为跼促。
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再往不及期,劳歌叩山木。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管逐。
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昔降英王顾,屏身幽岩曲。灵波结繁笳,爽籁赴鸣玉。
运转春华至,岁来山草绿。青松掩落晖,白云竟空谷。
伊人抚遗叹,恻恻芳又缛。云谁斅美香,分毫寄明牧。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
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李衎(1244年—1320年),元代画家,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属北京市)人。官至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善画枯木竹石,双钩竹尤佳。墨竹初师金代王曼庆,后学北宋文同;双钩设色竹师法五代南唐李颇。他曾遍游东南山川林薮,还出使交趾(今越南),深入竹乡观察各种竹子的生长状况,是一位既具有深厚传统功力,又注意师法自然的画家。李衎著有《竹谱》一书(《知不足斋丛书》收入七卷本),是他生平画竹经验的总结,约成书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前后。此书对不同地区各类竹的形色情状记述详细,对各类竹的各种画法也有详尽论述,是学习画竹者的津梁。楷书《楷书张公艺传并赞卷》,被认为是李衎唯一的传世书法。
李衎《跋四清图卷》行书(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衎《四清图》纸本墨笔,纵35.6厘米,横359.8厘米,原为长卷,约在明代中期时被分割为前后两卷。前卷画慈竹、方竹各一丛,现藏美国堪萨斯纳尔逊·艾特金斯美术馆。这里所选藏故宫博物院的一段为后卷。图中所画兰、竹、石、梧名“四清”,意喻君子的高洁品性。此卷亦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画二石、丛竹和兰,取由右向左的斜势,后段画二梧桐和丛竹。画家于物造型,以实为主,竹树皆节叶具备,兰石亦转叠多姿。画中枝叶虽密,但笔笔秀雅简洁,取形造势,不无顺畅。墨色浓淡相宜,变化自然。《四清图》画上有作者的题跋:“大德丁未秋九月,王元卿道录送到此纸,求予拙笔,事多未暇,明年春正月一日,始得了辨。灯暗目昏,白日视之,不知何如也。息斋道人蓟丘李衎仲宾题。”后钤“李衎仲宾”白文印、“息斋”朱文印。
{page}
李衎《楷书张公艺传并赞卷》绢本楷书 42.1×113.1cm 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