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堂号

  

  

      焦姓按人口在全国仅排名在第128位的小姓之列,但在全国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区的一千余个县(市、区、旗),加之各地宗派分支复杂,史料存世较少,又未全国或较大面积联谊,故各地焦姓堂号很多,尚难收集齐全。另外,各地宗支每届续修宗谱时,如有族人动议,又会改修堂号。目前全国焦姓堂号至少在300个以上,因编者能力有限,故录部分堂号如下,以供参考。

   1、中山堂:以中山郡望立堂。如河南、山东腾州等地焦姓以中山堂诸多。

   2、广平堂:以广平郡望立堂。以河北焦姓称堂号诸多。广东肇庆广宁县五和镇有焦姓取此堂号。

   3、冯翊堂:以冯翊郡望立堂。以陕西、四川等焦姓称堂号诸多。

   4、三诏堂:源于江苏镇江焦山隐土焦先家世,自三国时期焦先结庐隐居焦山,平生饥不苟食,寒不苟衣。江中浮山称为焦山。东汉时,因汉灵帝(刘宏、建宁公元165-187年)三度下诏请焦先做官而拒绝,故称“三诏堂”。现今江苏、安徽等地焦姓取此堂号。

   5、饮仙堂:源于唐朝著名文士焦遂。其为布衣出身,患有口吃,清醒时不善言谈,酒醉后则神情清爽,善于谈吐,且对答如流,时与李白、张旭等人并称为“唐朝饮中八仙”。以江苏、山东等焦姓取此堂号。

   6、崇本堂:其意为追本思源,必要崇拜祖宗,崇敬本义而取之堂号。江苏苏州焦姓有此堂号。

   7、三诰堂:其一源于“三诏堂”焦先之意。其二源于南朝焦度辅国将军,连续三次被齐王赐封。江苏润州焦姓有此堂号。

   8、行恕堂:安徽桐城、怀宁等地,民国二年(1913)修谱16卷,取为“行恕堂”,其意为继承焦姓历代先祖传统,行寂于世,低调名利,恕人律己,宽以待人。

   9、源头活水堂:洛阳嵩县大坪焦凹。始祖焦元圣,于元末明初(1368年前后)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洛阳府再迁嵩县大坪焦凹,已传15代之多,亦说为是巩义县第十代第四门一支。其意为追思始祖创业之源头,睦后裔儿孙之活水。

  10、敬核堂:出自山东等地。其意为敬崇始祖之核心,不忘圣贤之傲骨。

  11、敦德堂:为山东腾县桑村镇贾庄和江苏徐州沛县等焦姓堂号,其意为追思敦本,敬崇先德。

  12、慎思堂:江苏江阴市(民国26年1937修谱)堂号。其意为慎重追思历代先祖,慎行虑思做人准则。

  13、宏雅堂:台湾台北县中市焦姓堂号。始祖焦允文,祖籍为河南泌阳县。其意为宽宏历代先祖之雅,图宏后代儿孙俊优。

  14、精易堂:现为鄂南6县与江西进贤、武宁等地焦姓,于2008年合修宗谱时所商定的堂号。为追思西汉时(公元前206-8年)著名易学家焦延寿而取堂号。其取意为“中山延世泽,精易振家声”。

  15、双碧堂:今安徽省无为县焦姓堂号。

  16、德生堂:今安徽省怀远县找郢乡焦姓堂号。

  17、忠孝堂:为鄂南通山六都1998戊辰年与阳新合修宗谱时确定堂号。其意为以忠义传家,以孝仁敬祖。

  18、林易常:河北省仪意焦苍村1992年续修宗谱时,取为“林易堂”。

  19、易林堂: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镇焦庄堂号。

  

  

0.0715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