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居地

  

  

  一、民国间胥氏居地

  (一)土著一:山上关

  山上关:又名山里屋,属湖南湘阴黄谷乡九都山里团,距县城八十里,距省垣百八十里。宋咸平间,兴公由江右南昌府南昌县铁树宫迁居之。迨明洪武间,章钟权三公别户,钟公徙河边关,权公迁临邑泉塘关,留章公守此。今居其者文陆支可宗房、可艺房、可贤房,文隆支遵高房、遵祖房子孙错居,共存丁83。

  ▲居山上关以东者

  1、江沙屋。又名象形屋,距山里屋半里许,属本团,万章门文陆支遵科公于清乾隆九年由山里屋徙居之,生子四,后分四房,曰从玉、从珪(徙居新市乡乌龙团回家塘,无传)、从琰、从琳,共存丁56.

  2、庙港里,距山里屋一里许,属本乡托平团,清乾隆间万种门良会公由河边屋徙居,存丁11。

  3、大口冲,距山里屋五里,隶本乡大坪团,万种门遵攀房治泰公于清道光间由竹山屋徙此,存丁2。

  4、荣家冲,又名断头村,距山上关七里,隶长乐乡五约马嘶团,万钟门文碧支可贵公于清乾隆丁巳岁由桃林乡麻塘团汤家塘徙此,存丁36。

  居山上关东北者

  5、丁家塅,距山里屋一里许,属本团,万章门文隆支可礼房尊孔遵锦遵秀遵耀四公子孙及可贤房子孙居之,存丁94。

  ▲居山上关东南者

  6、道塘坪,距山里屋五里许,隶本乡敦厚团,清康熙四年万种门桂宇公由河边屋徙居,存丁77。

  ▲居山上关以南者

  7、鲍塘,距山上关九里许,隶本乡里仁团,万种门文松支朝禄朝迁二公于清康熙间由河边屋徙此,存丁19。

  8、楚楼大屋,又名虎形山大屋,距山上关十五里,隶本乡戴花团。先世钧铭二公由山里屋徙居,蕃枝支吉芳房吉蕃房子孙居之,存丁105。

  9、河里屋,距楚楼大屋半里许稍西,先世馥枝公于明嘉靖元年由大屋徙此,存丁36。

  10、新屋场,距大屋半里许居东,蕃枝房吉序公于清顺治十一年由大屋徙此,存丁32。

  11、李家冲,又名冲里屋,距大屋半里许居北,蕃枝房吉美公于清康熙元年由大屋徙此,存丁76。

  12、大花神,又名兰里屋,距楚楼大屋一里许,显栋显材二公于清嘉庆九年由冲里屋徙此,存丁55。

  13、对门坡,距大屋半里许,日昶公于康熙十三年由冲里屋徙此,存丁6。

  14、颜家冲,又名山上屋,距楚楼大屋一里居北,能仁公于清康熙三十一年由大屋徙此,存丁28。

  15、干家岭,亦名山上屋,距大屋一里许居北,宗泰公于清乾隆二十五年由大屋徙此,存丁11。

  16、蔡家坳,又名象形屋,距楚楼大屋一里许居东,厚公、月恒公、绩房公、绩桃公、绩祥公、富堂公于清同治元年由大屋徙此,存丁22。

  17、张山家,亦名大屋场,距楚楼大屋二里许,惠堂公于民国五年由颜家冲徙此,存丁6。

  18、团里屋,又名莲花形,距楚楼大屋半里许居南,著宋公于清宣统二年由大屋徙此,存丁2。

  19、常家塅,又名狮形山大屋,距楚楼二十五里居东,距山上关十五里,隶长乐局五约,吉序房欲仁公于清康熙三十一年由楚楼新屋场徙此,存丁16。

  20、余家冲,又名大屋场,距楚楼四里居北,距山上关十一里,隶本乡里仁团,吉芳房治卿公于清光绪三十二年由颜家冲徙此,存丁8。

  21、任家垅,又名道垅,隶归义中乡下乌梅团北爪,距山上关二十六里,万章门文隆支可宏房从隆公于清乾隆间徙此,存丁16。

  22、归义街,居山上关二十里,隶归义中乡乌梅团,万钟门遵耀房裔春堂于清光绪间由竹山屋徙居,存丁3。

  ▲居山上关西南者

  23、河边关,又名团山身,隶本乡河竹团,距山上关一里许,明洪武间巨川公次房万钟公由山上关徙居,为文碧支朝佐房朝任房、文献支朝武房、文涧支朝行房子孙错居之,存丁139。

  (六)居山上关以西者

  24、竹山屋,距河边关半里,距山上关二里许,隶本乡河竹团,清康熙四年万钟门朝信支胜琏胜球二公由河边个徙居,存丁199。

  25、明山郑,居山上关三十三里,隶本邑汨罗镇归义下乡,万钟门文涧支遵耀房裔春楼于清光绪十二年由竹山屋随母改适如郑,后家焉,存丁3。

  ▲居山上关西北者

  26、白旗岭,居山上关二里许,隶本乡河竹团,万钟门守科公于清康熙间由河边关徙此,今分良宗良玉二房,存丁35。

  27、龙家冲,距山上关二里有奇,隶本乡河竹团,万钟门朝信支胜琏房治佑公于清光绪庚辰岁由竹山屋徙此,存丁25。

  28、白羊桥,居山上关三里许,隶本乡河竹团,明万历间万钟门用星支中房朝松公有河边屋徙此,存丁14。

  29、霍家湾,距山上关四里许,隶本乡河竹团,万钟门朝信支可才房裔兴溪于清光绪间由竹山屋徙此,存丁4。

  30、母子桥,居山上关十五里,隶本邑汨罗镇祁园乡,又名徽山向,万章门文陆支遵科房嘉会公之孙业森业保兄弟于清光绪间由江沙屋徙居,存丁3。

  31、土地嘴,属湖南湘阴桃林乡,子恩公裔由巴邑北斗岭徙居,存丁45。

  32、大屋场,距山上关一里许,隶山里团,万章门文陆支可达房遵荣公于清乾隆间由山上关徙居,存丁36。

  33、黎家冲,距山上关二里许,隶山里团,万章门文隆支可绵房裔由水夹冲徙此,存丁8。

  34、向家园,居山上关三里许,万章门文陆支守贵房子孙居之,存丁3。

  35、水夹冲,又名许家冲,居山里屋四里,隶山里团,清康熙四十九年万章门文隆支可绵公由山上关徙此,存丁15。

  36、深坑冲,距山上关五里许,隶本乡河竹团,万钟门文碧支从太从吉从运三公于清乾隆间由本邑汨罗镇桃林乡麻塘团汤家塘徙本乡瑞灵团老虎塘复徙居此,其子孙与矿公桥孟泰房子孙错居之,存丁45。

  37、李荀塘,又名塘湾里,隶本邑汨罗镇祁园乡,距山上关十里万章门文隆支可绵房裔于清光绪间由黎家冲徙居,存丁4。

  38、道上塅,距山上关八里,隶本邑汨罗镇桃林乡麻塘团,万钟门朝信支可才房裔兴海于清光绪间由竹山屋徙居,存丁5。

  ▲自山上关迁徙外邑者

  39、寄母嘴,籍湖南巴邑柘江洞,距山上关七十里,万钟门文碧支遵礼公于清乾隆间由相邑汨罗镇桃林乡麻塘团汤家塘迁此,存丁17。

  40、长乐院,籍湖南元江南县西乡,距山上关三百里,文献支朝武房从典公于清乾隆间由河边关迁此,存丁4。

  41、北斗岭,籍巴陵罗内,距山上关六十里,先世基公子子隆由山上关徙居,分万仓万贯二支,存丁67。

  42、夔府西门外,清乾隆己亥岁万钟门胜彦支守科房遵福公随父住此,家遗戴家冲田二石五斗,房屋一所。

  43、白水洞,上宅名边坡里田湾里,下宅名五斗湾,籍平邑西乡合一团,旧隶十六都,距山上关四十里,先世仲良公于明隆庆年间由巴邑吴家冲迁平邑唐家河天井屋场,居五世,乐金公次长子发祥次子发才二公于清康熙三十年而迁此,存丁38。

  44、范家冲,籍平邑西乡同仁团,距山上关四十五里,乐金公三子发富公于清康熙四十年由天井屋场迁宝龟台,后开仕次子学文公迁此,存丁23。

  45、鯚鱼洞,宅名团铊上,籍湖南平邑西乡合一团,距山上关四十里,其先世学文公长子宗迎公于清乾隆间由范家冲徙此,存丁5。

  46、西塘关,名官山里,又名马栏坡,支祠建此,故以关称,隶湖南平邑西乡合一团,距山上关四十里,先世发富公三子特仕公于清雍正三年由唐家河天井屋场迁童家冲,其后承桂公兄弟复徙此,存丁3。

  47、胥家坳,籍湖南平邑西乡保合团,距山上关四十里,其先世特仕公五子承辅公于清乾隆二十九年由马栏坡徙汪家冲,至清嘉庆十年复徙此,存丁53。

  48、红水塅,又名王冲里,籍湖南平邑西乡怀义团,距山上关四十五里,发才房裔著锡著尔于民国二年由五斗湾徙此,存丁5。

  49、大木洞,籍湖南平邑西乡,距山上关五十里,发才房裔绩典字河清于民国元年由白水洞五斗湾徙此,存丁3。

  50、门家洞,又名杉树冲,籍湖南平邑西乡怀义团,距山上关五十里,发才房裔著嘏于民国四年由白水洞五斗湾徙此,存丁1。

  51、泉塘关,又名王板桥,籍湖南临邑聂区下东团,距山上关二百里。先世万权公于明永乐二年由山上关迁胥家坳,相传至绍文朝胜四派,因与万姓争水,惨遭命案,惊散烟户四十有八,并弃良田八十三石有奇,以致逃亡男妇丁口八十余人无所稽聚。幸得朝迁公子孙尚得持其门户,而朝迁生子六,胜尧、胜舜、胜禹、胜汤四房又无传,今唯胜文胜武两房子孙世居焉,胜文支居聂家湾,存丁33。

  52、胥家坳,距王板桥三里,胜文房子孙分居之,存丁8。

  53、官路畈,距王板桥二里,胜武房子孙居之,存丁1。

  (二)土著二:牛口塅大屋关

  牛口塅大屋关,又名塅里屋,籍湖南湘阴白水局,隶十八都仁义团,距县城十八里。先世增肇公官岳阳通判,家于大荆驿豺狗冲,置庄田于此,至三世孙仲扬公因徙居焉。迨后,由此迁出者不一,其人今为其禄爵支馨敕房、馨劝房、馨敏房子孙错居之,存丁84。

  ▲居大屋关以东者

  1、新开江,又名督谷神胥家屋场,属本乡乌衣团,今改迁善团,距大屋关二十二里,距白水站八里许,禄儒支第五世孙国柄国榆二公于清乾隆间由胥龙江团胥家大屋迁此,今居者唯国榆公裔道千道奇二房子孙,存丁15。

  2、神鼎洞青山嘴,隶本邑源塘乡四都双石团,距牛口塅大屋四十里,距神鼎资圣寺二里许。先世禄儒支馨劻公三世孙道焕公于清乾隆间由十八都熊家坳徙双石团下爪大屋,后迁武昌乡双江口燕子屋,其子扬元扬泰等由此而迁武昌乡马嘶团李家坪及戴屋场,居三世,远森(远楠)公始迁此焉,存丁17。

  3、许家冲章佳屋,隶本邑十二都双石团马嘶段,距青山嘴三里稍南,清光绪十四年禄儒支杨藻房二世孙远凰公由李家坪迁坳上屋,复迁居此,存丁7。

  4、云山神李家塅,隶本邑源塘乡四都大义团,距牛口塅大屋四十三里,距青山嘴三里正南,禄儒支扬藻房三世孙治骏公于民国四年由青山嘴迁此,存丁10。

  5、卢陂塅隆佳冲,本邑武昌乡十二都卢陂团,距牛口塅大屋四十五里,距青山嘴五里逶东南,禄儒支扬藻房三世孙治林公于民国九年由青山嘴迁居于此,存丁4。

  ▲居大屋关以北者

  6、山脚里,又名胥家坡,属本乡仁义团,距大屋关二里许,明崇祯间禄位支应功公由大屋徙此,存丁24。

  7、使牛塘,属本乡仁义团,隶十八都四甲,距大屋关二里许,清光绪二十五年禄爵支馨敕房远志公由大屋徙此,存丁5。

  8、岳塘冲,隶本邑显庆乡大义团,距大屋关六里许,清乾隆五十四年禄爵房道富公由大屋关徙此,存丁32。

  ▲居大屋关以南者

  9、东冲屋,隶本乡新立团十八都四甲,居大屋关四里许,清道光二十年禄爵支馨敏房源松公由大屋徙此,存丁39。

  10、胥家坡,隶道林乡黄土团十七都十甲,地名长康里以北曾家冲尾,距大屋关五里许,清乾隆间禄爵支馨敏房从清公、馨劝房国宝公均由大屋关徙此,馨敏房居上屋,馨劝房居下屋,共存丁25。

  11、大塘冲,属道林乡黄土团,隶七都一甲,地名大树脚刘,距大屋关七里许,清咸丰间馨敏支国本房源德公由大屋关徙此,存丁7。

  12、御洗沟,隶本邑三峰局,局县城五里,距大屋关十四里。先世仲应公于明正德间由大荆驿迁此,存丁17。

  ▲自牛口塅大屋关迁徙外邑者

  13、古城段,隶湖南沅江县四甲,清同治间禄爵支远喜公由湘阴显庆乡大义团岳塘冲迁居焉,开木店号胥永顺,存丁6。

  14、省垣辕门上,铺号胥亿顺,隶湖南长沙,清同治间禄爵支馨敏房远昱公由牛口塅大屋关迁居贸易,存丁7。

  (三)土著三:天鹅关

  天鹅关,又名李株港,属湖北蒲圻县劈精团,距县北,距县城三十五里。先世旺公于宋咸平二年由江右南昌府南昌县铁树宫迁居蒲城外五里许之纯塘,然后相其阴阳,由纯塘卜迁居此,今所居者为公三十四世孙可教可达二公子孙,存丁186。

  1、白竹嘴,又名岭那边,隶蒲圻县劈精团,居县北,距县城三十五里,距天鹅关半里,先世志广公于明嘉靖间由天鹅关迁之栗湾庄,然后相其阴阳由栗湾卜迁居此,存丁2。

  2、骆家冲,又名鹿角嘴,隶嘉鱼县西石里伯合团,距县城四十里,距天鹅关三里许,可教公六世孙大才公于清嘉庆间由天鹅关迁此,存丁27。

  3、江北宝塔洲,隶嘉鱼县(现隶湖北省洪湖市),居县西,距县城四十里,距天鹅关二十里,可教公三世孙于明崇祯间由天鹅关迁此,存丁4。

  (四)土著四:黄石关

  黄石关,原名郑家园,属湖南临湘县桃区,今名大屋,距县城九十里,距省会三百里。先世三希公于宋咸平间由江右南昌府南昌县铁树宫来湘省从兄兴公,于山上关道经岳阳,爱其风景佳胜,遂挚家居剪刀池,经贸易起巨资,迨后子孙蕃聚,号称胥半街。越九世,远涉公因杨幺乱避居本邑白云山虎岩冲,又越三世,宇公始卜居此。迨后自此迁出入者不一,今唯丹岩房子孙未迁。又仓万房正谆正谟二公于光绪间复由金盆徙此。共存丁34。

  圆门关,毗连大屋关,距郑家园百余步。明正统间德源支潜奇公由郑家园徙此。又德麟支一魁房正生公于光绪间由金盆徙此。共存丁20。

  ▲居黄市关以东者

  1、金盆关,距黄石关一里许,先世德麟公于明宣德间由郑家园徙此,又德源房子孙亦错居之,共存丁269。

  2、西山桥头关,距黄石关八里,属桃区,先世福初美具公于明永乐间,因其弟先兆公官直隶宛平,迎其父至任所,适靖难兵起,阖家遇害,由是自黄石畈遁西山之胥家畈而隐居。迨后,人蕃地狭,遂尔散处无常,昔日旧庐唯存遗址,故今之居处皆以西山冠之,志旧迁尔,徙此者为福初之源胜长房文锦公也,存丁100。

  3、西山陡岭关,距黄石关三里,福初支源胜长房文锦公裔宗学公于清乾隆间由桥头分徙于此,存丁28。

  4、西山西冲关,距黄石关九里,福初支源胜次房文鉴公、三房文镒公于明弘治间由桥头关徙此,存丁25。

  5、西山莺岩关,距黄石关八里,福初支源胜四子文钢公于明弘治间由桥头关徙此,存丁145。

  ▲居黄石关以西者

  6、石下关,距黄石关二里许,先世德华公子玉江公于明成化间由由黄石关徙此,存丁4。

  7、塘下关,距黄石关十里,隶本邑桃区,福初支文镒公于明天顺间由西冲徙此,存丁15。

  8、道人(仁)关,距黄石关七十里,隶本邑云区,先世尚义公裔玉达公于明弘治间由岳阳徙此,存丁3。

  ▲居黄石关东南者

  9、西山铁炉关,距黄石关八里许,属祧区,福初支文忠公于明弘治间由桥头徙此,存丁64。

  ▲居黄石关以北者

  10、栗峦关,距黄石关一里许,先世德能公于明正统间由黄石畈大屋徙此,存丁38。

  11、渔潭关,距黄石关十五里,隶本邑忠区渔潭团,明万历间文贤公由栗峦关出抚鲁姓舅父,至光绪甲申年始归宗,存丁20。

  ▲迁徙外邑者

  12、湖北沙市,乾隆间丹岩房宗杨公贸易如此家焉,存丁12。

  (五)土著五:津市关

  津市关,属湖南澧县,旧隶澧州,距省垣四百余里。先世三希公七子尚廉公五世孙柏公(字长春)于宋绍兴年间,因杨幺乱由岳阳迁此,居二十四世,复遭张李二贼惨乱,祸及全族,唯存惠公年幼,得族老斋公提抱,始得生,遂继居于此,存丁26。

  ▲迁徙外邑者

  合盘源,又名晏里实竹湾,隶湖南临邑聂区。先世宗鹏公于明崇祯十五年纳伢行税于岳州府,时有临邑郑公聘其在岳卫司务,见之,爱其才,妻以妹而馆赘之,迨清康熙二年因奠居于此,存丁42。

  (六)土著六:茶湖垸胥家堤

  茶湖垸胥家堤,籍湖北监利县,先世三希公长子尚孝公,原居湖南岳州,至二十三世孙远公由岳迁此。居十九世,廷举公迁石首调弦之八十丈及陈公西垸之七十弓,廷试公又迁本邑大石垸,今为其鸣仪房鸣读房子孙居之,存丁149。

  ▲绕胥家堤而居者

  1、殷家菴,属本邑茶湖垸,清嘉庆二十二年三十四世祖文琴公由胥家堤徙居,存丁11。

  2、王家潭,属本邑茶湖垸,清道光十二年三十六世祖盛德公由胥家堤迁江陵县土地口复徙居此,存丁13。

  3、老屋杜家,属本邑茶湖垸,清道光三十三年三十七世祖维德公由胥家堤徙此,存丁11。

  4、丁万家,属本邑茶湖垸,三十七世祖维政公由胥家堤徙此,存丁4。

  5、大石垸,属监利,明正德二年,远公二十五世孙祖海公自茶湖垸迁此。居十三世,学富公由此而迁石首调弦之八十丈及陈公西垸之七十弓,今为廷试公子孙居之。

  6、河北所,属监利,清同治十二年三十四世珍公自八十丈迁田家田左家湾,居二世传贤公,复迁居此。

  ▲迁徙外邑者

  7、调弦八十丈,籍湖北石首东乡,清康熙二年二十九世学富公自监利大石垸徙此,居十五世,侯圣榜科四公由此而迁陈公西垸之七十弓,今唯留文公子孙居之,存丁59。

  8、合兴垸,籍石首,清雍正元年,三十世祖圣公自八十丈迁陈公西垸七十弓,至道光元年,三十二世宗望公迁石首北乡东湖洋坡坦,其地滨大江,连年崩塌,至传新公挚家迁此,存丁4。

  9、陈公西垸,籍石首七十弓,清雍正元年,三十世塝公自八十丈迁此,存丁146。

  10、鸡骨港,籍石首陈公西垸,清雍正元年科公自八十丈徙此,存丁16。

  (七)土著七:夏家冲

  夏家冲遗址,属湖南岳阳南乡二三都南文团,距县城六十里,距省垣二百八十里。先世三希公四子尚信公裔谷泉公由岳阳剪刀池迁此,高明二关均由此迁出,今坟墓犹存。

  ▲居夏家冲以南者

  1、高关下门,属岳阳南乡二三都义胜团,距县城六十里,距省垣二百八十里,先世可高公由夏家冲迁上冲胥高屋,今文璋公后裔居此,存丁139。

  2、高关对门,又名秀林屋,距下门半里许,属岳阳县南乡二三都义胜团,文辉公长子伯吉公居此,存丁22。

  3、高关上门,属岳阳县南乡二三都义胜团,居下门上首仅百步,文辉公次子伯泗公居此,存丁57。

  4、冲关,又名竹香屋,属岳阳县南乡二三都义胜团,先世实冲公由秀林屋迁此,存丁119。

  5、张家冲,属岳阳县南乡二三都义胜团,先世学珍帝幸二公迁此,存丁34。

  6、张家冲对门屋,属岳阳县南乡二三都义胜团,先世论朝公迁此,存丁23。

  7、王家庄,属岳阳县南乡二三都义胜团,先世裴然公自竹香屋迁此,存丁32。

  8、林家冲,属岳阳县南乡二三都义胜团,先世尔昌公自竹香屋迁此,存丁61。

  9、造(皂)力塘,属岳阳县南乡二三都通信团,先世君辉公自竹香屋迁此,存丁152。

  ▲居夏家冲西南者

  10、明关,属岳阳南乡二三都南文团,先世明公居夏家冲,复迁此,存丁272。

  ▲居夏家冲东南者

  11、大枫坪,属岳阳新墙六都,高关下门质卿公自幼出继雷家湾为嗣,后迁居此,存丁5。

  12、相公岭,属岳阳南乡新墙市,清康熙间清永公由张家冲迁此,存丁4。

  ▲居夏家冲以北者

  13、麻塘关遗址,属湖南岳阳一都,距县城三十里,先世天予公自高关下门迁此,今失传。

  (五)迁徙外邑者

  14、湾塘苑,籍湖南湘阴白马寺,先世学成公由岳阳高关迁此,存丁20。

  15、东阳村,属浙江省湖州府安吉县,清乾隆间尔言公由岳阳林家冲迁此,存丁26。

  16、王板垅,属湘阴麻塘,清乾隆年间德厚公由岳阳张家冲迁此,存丁11。

  (八)土著八:白茅塘

  白茅塘,又名胥汉保,属岳阳南乡二三都慎勤团。先世三希公五子尚礼公居岳阳剪刀池,至二十六世可二公迁此,复自此而迁出者不一,惟彦仁公居此,存丁5。

  ▲居白茅塘东南者

  1、刘名塘,又名老屋,属岳阳南乡二三都同心团,先世爱堂公由白茅塘迁此,今彦荣彦奇二房子孙错居之,存丁37。

  2、曾家园,又名新屋,属岳阳南乡二三都同心团,。清康熙五十四年命侯公与堂弟贵玉公由刘名塘迁此,存丁146。

  3、田旅屋,又名上顶屋,属岳阳南乡二三都同心团,今周安祖武二房子孙错居之,存丁49。

  4、雪寻屋,属岳阳南乡二三都同心团,清嘉靖间雪寻公由曾家园迁此,存丁22。

  5、董家园,又名细新屋,属岳阳南乡二三都同心团,清光绪十二年伯泉公与弟叔泉公由曾家园迁此,存丁14。

  6、对门庄,系健阳公所,属岳阳南乡二三都同心团,清光绪间楚材公暨胞侄渠箎由曾家园徙此,存丁17。

  ▲居白茅塘西南者

  7、铜盘湖,又名胥家庄,属岳阳二三都人和团,清咸丰间立贤公兄弟由曾家园迁此,存丁11。

  8、铜盘湖,又名建庭庄,属岳阳二三都人和团,清光绪间建庭公由雪寻屋迁此,存丁8。

  ▲迁徙外邑者

  9、上汪村,籍江苏宁国府建平县,同治初,粤贼炽乱,其地居民皆流散,六年,乱平,官示招垦荒芜,先世用成公携长子余庆由岳阳二关曾家园迁此,至十年,其次子泽荣亦携家去焉,存丁10。

  10、车湾,属湖北监利县,清嘉庆间东海公与堂弟祭先公由二关雪寻屋迁此,存丁11。

  (九)土著八九:胥庐

  胥庐,属湘阴新塘冲,距县城九十里,距省垣二百四十里,先世恩隆公避难逃散,三子尧公寻居旧地,存丁38。

  

  二、现今胥氏居地

  (一)湖南省岳阳县

  1、步仙镇北斗村罗内北斗岭(兴公支子隆门北斗关北斗关)。

  2、张谷英镇桂峰村柘港寄母嘴(兴公支万钟门遵礼关)。

  3、荣家湾镇欣荣村胥高大屋(上公支尚信门高关)。

  4、新墙镇周邓村大枫坪(高关分支)。

  5、荣家湾镇欣荣村张家冲大屋、王家庄(上公支尚信门冲关)。

  6、荣家湾镇向阳居委会胥明屋(上公支尚信门明关)。

  7、荣家湾镇文发村皂力塘(上公支尚信门冲关分支)。

  8、荣家湾镇葵花村傅友申(冲关分支)。

  9、荣家湾镇粤西居委会林家冲胥(冲关分支)。

  10、荣家湾镇文发村胥二屋、胥二老屋(上公支尚礼门二关)。

  11、中州镇宝塔村宝塔湖胥家庄(冲关、二关分支)。

  12、中州镇宝塔村铜盆湖建庭庄(二关分支)。

  13、新墙镇居委会向公岭社区(冲关分支)。

  (二)湖南省岳阳市区

  14、岳阳楼区郭镇镇双塘村黄梅院胥家庄(二关分支)。

  15、云溪区陆城镇枫桥湖村道仁矶泗垅胥家(上公支尚义门道人关)。

  (三)湖南省湘阴县

  16、文星镇长岭社区胥家垅(兴公支纯斋门御洗关)。

  17、六塘镇永胜村岳塘冲胥家(兴公支纯斋门牛口塅关分支)。

  18、长康镇浸米村胥家坡(兴公支纯斋门牛口塅关分支)。

  19、相滨镇白马寺社区酬塘围胥家(岳阳高关分支)。

  (四)湖南省汨罗市

  20、白水镇华中村牛口塅胥家大屋(兴公支纯斋门牛口塅关)。

  21、白水镇大早村烟包嘴胥家(牛口塅分支)。

  22、白水镇西长村东冲胥家(牛口塅分支)。

  23、神鼎镇神鼎山村神鼎洞胥家(兴公支纯债门神鼎关)。

  24、古培镇双凤村大同片督谷神胥家屋(兴公支纯斋门新开江关)。

  25、罗江镇汨东镇刘华洲楚楼胥家大屋(兴公支铭泰门楚楼关)。

  26、长乐镇嘴上游常家塅胥家(楚楼关分支)。

  27、白塘镇拦河村磊石土地嘴胥家(兴公支繁元门磊石关)。

  28、新塘镇玉龙村新塘冲胥庐(兴公支恩隆门新塘关)。

  29、罗江镇黄市村山里屋、江沙屋、丁家塅(兴公支万章门山上关)。

  30、罗江镇黄市村河边胥、竹山屋、晏家嘴、深坑冲、白羊桥、龙家冲、黎家冲(兴公支万钟门河竹关)。

  31、罗江镇红花村道塘坪(河竹关分支)。

  32、罗江镇干桥村胥家冲(河竹关分支)。

  33火天镇杨家村王板垅胥家(岳阳高关分支)。

  (四)湖南省平江县

  34、伍市镇马头村白水洞胥家(兴公支万钟门西塘关)。

  35、向家镇仙龙村范家冲胥家(西塘关分支)。

  36、伍市镇仕洞村胥家坳(西塘关分支)。

  37、伍市镇普祝村周公塘胥家(汨罗楚楼关分支)。

  (五)湖南省临湘市

  38、五里镇新庄村胥家坳(兴公支万权门泉塘关)。

  39、长安街道办事处聂家湾胥家(泉塘关分支)。

  40、桃林镇金盆村金盆大屋胥家(上公支尚忠门金喷灌、大屋关、栗峦关、圆门关、斗岭关、渔潭关分支)。

  41、忠防镇渔潭村畈鲁屋(上公支尚忠门渔潭关)。

  42、白羊田镇东风村西山胥家(上公支尚忠门桥头关、莺岩关、西冲关、铁炉关)。

  43、白云镇水井村晏里实竹湾胥家(上公支尚廉门合盘关)。

  (六)湖南省华容县

  44、县城胥氏(岳阳明关分支,分散居于县城)。

  (七)常德市津市

  45、津市城区(上公支尚廉门津市关,分散居于城区)。

  (八)湖南省汉寿县

  46、聂家桥乡皇城港村胥氏(上公支尚忠门必彰分支长房)

  47、洲口镇芙蓉港胥家(必彰分支二房)。

  48、赤岗铺胥家(必彰分支三房)。

  49、洲口镇杨家湖胥家(必彰分支四房)。

  50、围堤湖乡大围堤胥氏(必彰分支五房)。

  51、张家港胥氏(必彰分支六房)。

  (九)湖北省嘉鱼县

  52、高铁镇广济堂村大屋胥家(旺公支天鹅关)。

  53、高铁镇广济堂村胥家岭(天鹅关分支)。

  54、高铁镇九龙村细屋胥家(天鹅关分支)。

  (十)湖北省洪湖市

  55、老港回族乡移民村宝塔洲(天鹅关分支)

  (十一)湖北省监利县

  56、尺八镇潘胥村潘胥家堤(上公支尚孝门茶湖关)。

  57、棋盘乡月池村大石垸(上公支尚孝门大石关)。

  (十二)湖北省石首市

  58、调关镇沙嘴村调弦八十丈(上公支尚孝门调弦关)。

  59、东升镇东升村陈公西垸七十弓(调弦关分支)。

  (十二)湖北省通城县

  60、大坪乡杨部坳背胥家(湖南临湘铁炉关分支)。

  (十三)湖南省湘乡市

  61、月山镇胜利村褒忠山胥氏(兴公支纯斋门90世增科公后裔)

  62、月山镇独松村褒忠山胥氏(兴公支纯斋门90世增科公后裔)

  

  

  

  

  

0.3054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