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文献

  据湖南临邑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壬午《胥氏家乘》所记载,胥氏族谱始修于东周时六世祖燕公(公元前606——前520年)。其时,燕公因弟童公难迁吴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以肇姓未久而家已三迁,若无记述,祖典或忘,乃命子友仁公创修家谱,并遗嘱子孙永以为法。于是,胥氏族谱》承承继继,绵延迄今。

  湘北鄂南《胥氏族谱》不但详细叙述了胥氏肇姓始末及迁徙过程,而且叙世系原原本本,自肇姓始祖哲公至今一百一十四代,连绵不断,代代可稽生卒年月葬地,可算是为胥氏中记述世系最长最系统最详细最可信之谱,因而备受当今姓氏学界推崇,当代史坛怪才姓氏学泰斗何光岳先生所著《中华姓氏源流史》对胥氏起源就采信于湘北鄂南《胥氏族谱》,将胥氏列入周之姓氏之晋毕分支姓氏中,并据此《胥氏族谱》编制出《胥氏世系》图。

  

  第一章  历代各支族分修家谱概况

  胥氏自宋初迁湘楚后,人口不断增加,遂不断向外迁徙,散布于湘北鄂南广袤的土地上。古时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族支间往来不便,于是在明清就出现了各修其祠,各祀其祖,各续其谱的状况。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湘阴鬯琨、汉章二公四处奔走,联络各支族,得各支族众响应,终有六修合谱之盛举。从此,湘北鄂南胥氏家族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在后来的六七十年间,局势动荡不安,但族人联宗之心未泯,致文革一结束就有七修之举,刚过二十年又继之以八修。

  

  第一节  湘阴神鼎洞支祠谱

  湘阴神鼎洞支祠族谱为兴公支八十七世开科公后裔合修,清康熙前有手录草本传世,九十五世季甫公续之并传之于后世。

  一、清康熙八年九十九世馨劻公等命从噩公续修族谱。因该支族居地分散,搜集不易,至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方得始终,此为神鼎洞族支一修族谱。

  二、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一○一世国铎、国杰、国桃、国校、一○二世道照等为首完成二修,并予刊印。

  三、三修于清道光间始,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冬付梓。

  四、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一○六世兆骅为纂修,远隆、兆麟、兆德、兆鼎、兆康、兆锷、书青、书麟、书昶、书历、书凯等共同完成四修。该谱卷首四卷,门谱七卷,共十一卷,目前有卷一(残本)卷二、卷五(缺1-3页)、卷六、卷八(缺1-21页)、卷九、卷十存于岳阳胥高大屋。由于卷三、卷四缺失,致使禄虎支自九十二世至九十八世无世系,而此支六修合谱又为参与,故今难寻其迹。卷十一录禄贞、禄允、禄琦三支世系,由于该卷不存,该三公后裔也去向不明。

  

  第二节  临邑谱  

  临邑谱为湖南临湘西山各关、金盆各关、道仁关、合盘关、泉塘关、岳阳北斗关、湖北蒲城天鹅关合修,之前有瑞书公明永乐八年家谱手稿、二宗公明万历四十六年《胥氏世系传略》传世。

  一、清道光三年,居湖南临湘西山各关、金盆各关、道仁关、合盘关、泉塘关、岳阳北斗关、湖北蒲城天鹅关等地胥氏支族首次合修家乘,督修为在涧、禹昌、凤仪,纂修为任贤、瑶潭,编修为学浩、慎徽、崧岳、楚良、鴻辉、受益、在中、庠序、全召、成达、文理、耀彩,门长清选、景谟、昌隆、显廷、东山、棠棣、正瑛、朝海、朝显、展朋、玉友、辉万。

  二、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临湘西山各关、金盆各关、道仁关、合盘关、泉塘关、岳阳北斗关、湖北蒲城天鹅关等地胥氏支族再次合修家乘,督修:学浩,纂修:惟义、拥阜、其戚,编修:仁宾、明光、凌霄、思德、华亭、连璧,门长:有仁、华藻、尚志、品重、德修、其羽、保奇、御天、德厚、盈中、宾国、玉树、佳卉、东升、茂林、为政、孔昭、德裕、发新、利和。

  今有卷首、卷一(泉塘关门谱)、卷二(西山各关门谱)、卷三(李株关门谱共二册))、卷四(金盆关、大屋关、冷铺关、圆门关、栗峦关,共二册)存于岳阳胥高大屋。

  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临邑西山关、栗峦关、金盆关、大屋关、圆门关、石下关、道人关、合盘关、泉塘关、巴邑北斗关、湖北蒲城天鹅关第三次合修族谱,光绪十年甲申付梓。督修:正谟、定有、定礼,正讲,纂修:定汉、定照、发仕,门长:泉塘关定忠、发元,北斗关发华、发日、发春、祥柏,天鹅关振纲、维俊、天开、从文,桥头关定福、祥观,陡岭关开寿,莺岩关定昌、发柳、发玉、定怀、发裔、发声,彭婆关定光、开达,铁炉关发春、发珍,栗峦关定时、定深,金盆关定许、定堂、定仪、定瀚、发有,大屋关定章、发春,圆门关祥凤,石下关发深,道仁关发远,合盘关正才、定熊。

  今有卷首一册、门谱六卷八册,共七卷九册存于岳阳胥高大屋。

  四、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临邑西山关、栗峦关、金盆关、大屋关、圆门关、石下关、道人关、合盘关、泉塘关、巴邑北斗关、湖北蒲城天鹅关第四次合修族谱,督修户首:香洲,督修经管:宏润、昌隆,总纂:镜秋,协修:稚方、子俊、京臣、永茂、振纲、嘉言,门长:金盆关汇拔、兰亭、必有、伯富、发达、德盛,栗峦关履端,桥头关怀仁、贵华、名显,莺岩关福泰、月臣、席文、新阶,铁炉关席为,大屋及石下关春元,天鹅关登禄、超品、能甫、道生,泉塘关发琳、祥荣,合盘关定宜、宽夫,北斗关廷和、志齐,道仁关大有。

  湖北蒲城胥氏在临邑一修二修之间的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单独续谱。

  今有卷首上一册,卷首下残卷一册,合盘关门谱一卷,道仁关门谱一卷,共四册存于岳阳胥高大屋。

  临邑《胥氏族谱》较之其他支族族谱,对胥氏源流记载更为系统详尽,以致作为1924年湘北鄂南胥氏家族合谱的依据。

  

  第三节  万钟门河竹关谱

  万钟门河竹关单独续谱始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其谱序言“自嘉庆庚申年遵麟偕侄从中撰集草册,如无人心不一,志又延碍。至道光丁酉春,遵麟再言叙,从中答曰,此千古之事,二人决欲修成,几费焦劳,不惮远近之苦,逐户清理支派,创修草册,尚未能清晰,必一至焉,再至焉,谁识其辛苦?今与众人约,草册创成,纠支照丁出费,当举原纂册遵麟、从中专修,汇成世纪,刊印成卷,发给各房。”其后又有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二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三修。民国初年,文碧支文涧支各建分祠,乃各支自续门谱,至民国十三年参与湘北鄂南胥氏家族合谱。

  

  第四节  湖北监利谱

  湖北监利胥氏乃上公长子尚孝裔九十一世远公于明初自岳州郡城剪刀池迁来,后裔有迁监利大石垸及石首调弦者。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监利胥氏在修建祠堂的同时开始纂修家谱,越两年而成付梓。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公元1849年)其祠被洪水所毁,谱牒无存,于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再续族谱,以后又有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三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四修。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监利石首两县胥氏合修族谱。

  

  第五节  岳阳四关谱

  岳阳四关指居住于今岳阳县城附近之高关、明关、二关、冲关等四关。四关古有绫谱传世,存于四关祠堂,公元1958年祠毁时不知所终。

  四关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重修族谱上载有临邑瑞书公明永乐八年所作世系志,徵梅先魁运洲步瀛四公清嘉庆二十一年谱序,清同治十一年香洲晴川健斋等公所作谱序,清光绪二十八年特夫公所作谱序,说明四关在清代就有过五次续谱。

  清宣统二年的五修,除岳阳四关外,还有湘阴(今属汨罗)磊石、新塘二关参与。

  岳阳四关原在祠堂谱藏齐全,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祠堂遭拆除,幸有高关淑夫公于拆除前夜潜入祠堂拿出极少谱本,其余全遭毁没。今存于世仅有清宣统庚戌年五修卷首二册,冲关皂力塘门谱一册。

  

  第六节  万章门山上关谱

  民国甲子六修合谱载有山上关谱序二篇。从其谱序看,该关于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初修家乘,据该关族老言其后有过三次续修。

  

  第七节  常德龙阳谱

  龙阳既今汉寿县,其地胥氏亦上公二子尚忠裔八十九世必彰公一脉,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初修家谱。其后人口单薄,乃各房手抄世系传流。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明公串联各房又得合修。主修:以明,总管:以寿,督修:以喜、作荣,纂修:以仁、以福,监修:体元、以伦,编修:以灿、作镇,创修:以严、以烈,校订:以书、作孚,协修:以建、作祥、源恒、以务、作权、源佐、以成、作谋、以和、作伦、以孝、作香、以昌、作风、作成、作才、作芳。

  清光绪二十二年作镇倡议,二续家谱。主修:作镇、作骥,督修:作谋、作琏,编修:源训、作村、源开,监修:作高、长松,协修:作珍、作瀛、作福、作绘、作发、作成、作猷、源启、源发、源东、源流、源成、源德、源本、长春、长森。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三续家谱。此次续谱仅续世系,重刊三修卷首,未予新编。主修:源清、镜秋,督修:源涵、南星,编修:作才、福迎,纂修:源复、沐霖,协修:源佐、家祥、源国、秀山、长孝、金山、源尚、得武、长耕、朗如、长发、长林、长桂、源贞、树乔、树猷、长江。

  公元1998年四续家谱。倡修:德仁、树桃、树勋、德峻、树栋、树钦,理事长:树桃,主修:德仁、树章、新德、督修:树秋、树来,编修:树梁、树甫,监修:德峻,会计:德配,出纳:树勋,协修:德新、树钦、树茂、德仁、德怀、德峻、树尧、德配、长安、树望、三老、德祥、树甫、树来、德胜、德喜、树贞、德保、政国、树正、树樟、树清。

  今有三修重刊本全套、四修本全套存胥德龙家。

  第二章  湘北鄂南胥氏合修族谱概况

  湘北鄂南胥氏家族合修族谱始自1924年(民国十三年甲子岁),称六修,至2015年又完成八修。

  

  第一节  甲子六修谱

  公元1924年,时值民国十三年,岁逢甲子。其谱修起议于湘阴山上河竹两关,六修谱春郊(汉章)《跋后》载:

  谱自分修后,各支续修或三四,惟我山上关支谱清道光乙巳一修而已,盖有待于其合也。然年湮代远,第恐数典以忘,图合修,族居星散又罔易,因而心不遑安,与松弟及鬯琨、保吾等谋及,历有年而未果。民国癸亥秋,郊馆归侍父,坐,敬承命曰:“吾以寒贫课儿读,原为宗族计。吾族谱年久未修,儿心安乎?儿当倡之。”郊闻之不禁颡泚,即偕松弟谋及,房祖训英、族叔建奇会族众共咨厥事,议将每男妇丁抽费谷五斗,俱欢诺之,不一日而费齐。其时河竹关鬯琨、保吾、岳仙亦商及族老年丰、国兰、训怡、治月凡等共商谱事,抽费如之,遂谋山上河竹两关合而族。竟有不明大义者藉端难之,延至甲子春合议始成,然犹私也,又与族老谋合大同,俱较以山上河竹亲近之难而疏且远必其不可,乃藉以绫谱珍藏临邑当往查考,以正讹误,众诺之,时三月也,即举鬯琨走临湘泉塘关及金盆关,而转于岳阳孙坞与北斗岭,又与保吾至平邑西塘关及本邑神鼎及楚楼二关,先后即谋,各关族老皆愿焉,而集会也约在四月初九日。至期,临湘香洲,岳阳汉廷、友莲、兰亭,平江子琴、皆树、玉田,神鼎舜畊,楚楼卓藩、良田、九如、自由诸君临河边祠合约成也。又为公举舜畊、保吾收联远族,所历澧陵及赣省之万载县,族虽未合,路经千里,亦云劳矣。而香洲老又遣京臣等走招曾合金盆祠之族,湖北蒲圻天鹅关,监利茶湖垸,石首调弦,约于六月初十日咸来湘阴山上关祠开局。始事如时,先后俱至。商其不可知之族,更为登报申明,以招合之。如澧州津市春山、沐山一阅报即命子侄来局,而求合焉,爱敬性成尤足钦矣。于是,各关毕至,公议每丁徵费洋四角,徵新传费每篇二串文,庐墓图费大者徵洋十元,小者徵钱三串文,祠堂图费徵洋三元,翻盘费每页徵钱五百文。公举执事人员,督修为香洲,鬯琨副焉,纂修为范孙、友莲,郊亦谬膺之,编修为保吾、舜畊、兰池,校对为松仙、岳仙、星严、价人、连生,缮写为竹林、怀贞、松炎、岱农,庶务为子琴,皆义务职,惟纂修庶务二职酌情津贴之。各谨其事,恐世变,急期奏功。至九月初旬,世系稿正,即雇梓工付梓,梓工费共计钱二千有奇。岁暮,世系峻。乙丑夏,首卷成。相距未及一周,倡而合,合而成,千载一时,先难后获,诚幸事也,诚可庆哉。然谱犹史也,笔则笔,削则削,订为善本。……

  此次合谱因逢甲子年,合谱前各关已历多次续谱,最多者达五次,故称甲子六修谱。又因该谱有一整套善本由岳阳高关捐藏于岳阳市档案馆,故今世称岳阳胥氏甲子六修谱。

  甲子六修谱可说是胥氏谱史里程碑,其收宗地域之广,源流追溯之远,世系记叙之详,族史记载之实,在目前已发现的胥氏谱牒中暂无出其右者。因而备受当今姓氏学界推崇,当代史坛怪才姓氏学泰斗何光岳先生所著《中华姓氏源流史》对胥氏起源就采信于岳阳《胥氏族谱》,并据其编制出《胥氏世系》图。

  甲子六修谱原各支祠都有所藏,但其后九七十年间局势动荡,祠宇被毁,目前留存于世者寥寥无几,除岳阳市档案馆收藏一套外,民间仅有岳阳高关保存一套至今。

  

  第二节  辛未七修谱

  公元1991年,岁逢辛未。1979年改革开放在神州大地蓬勃开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开始复苏,公元1984年,国家档案馆、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由此全国各地大兴家谱修缮之风。族中有识之士遂生七修族谱之念,临湘金盆大屋绩满、著望二公联络金盆、西山等胥氏族人合议续修族谱,但苦于无老谱作据,议而未行。其后,二公四处奔走,找寻旧谱。直至八十年代末才得知岳阳市档案馆藏有甲子六修谱,于是联络湘北鄂南各地族支共举七修盛事,历一年有余,1991年下半年付梓。

  七修谱时,文革结束不久,人们恐左余悸未消,不敢明言修谱,而以编写村志名之,故七修谱名为《胥氏族志》。编写工作分二组进行,谱局设岳阳冲关胥家冲(林家冲胥)。居岳阳、汨罗、湘阴、平江、津市、石首者为一组,居临湘、嘉鱼、监利者为二组。

  卷首主编丹舟,协编为春涛、绩满、春泉、述文。

  一组:总督修联儒、友成,编修顾问华慎、国湘,总编修丹舟、述文,校对质检维儒,庶务内助伟权,监修凡谱、靖舟,协修稳根、彩云,各关协修理事,高关淑湘、自成、望桃、必明、焱生,明关丹辉、指南、保权、再普、贵初、仁屏、守书,冲关胜波、新桂、国雄、雄飞、泽平、介雄、育卿、作新,二关新建、亚成、朝晖、建国、岳华、化南、凡谱、忠仁,山上关稳根、彩云、子仁、恩林、恕华、芳年,河竹关友成、普奇、瑞南、秋华、义前、二求、子训、希文,北斗关罗亚、贵仲、诗道,西塘关飞汉、绩魁、栋材、正明,新塘关芳教、东岳、爱文、来福,调弦关仲甫、河清、汉斌、树彬、治洪,遵礼关得美、美良,津市关远湖,磊石关金毛、大学。

  二组:督修福生、开裕、建平,总编修绩满、波华、著望,总校对圣初,村编修维东(铁炉关)、秋满(陡岭关)、著威、秋鑫(茶湖垸)、祖雄(莺岩关)、圣初(西冲关)、波华(渔潭关)、养廉(栗峦关) 、治国、绩秋、吉祥(金盆关)、金秋(泉塘关)、绩虞、开裕(天鹅关)、四平(桥头关)

  各关门长铁炉关胜才、桥头关芳盛、陡岭关金书、莺岩关选文、春南、西冲关声祥栗峦关书祥、渔潭关芳桂、泉塘关木林、金盆关著冬、大屋关宋玉、大石垸绩善、茶湖垸著威、秋鑫、天鹅关开美、开裕。

  七修乃承上启下之举。六修与七修间相隔近七十年,其间剧烈的社会动乱和变革带来了人口急剧变化,源流世系难以对接。七修克服重重困难,理顺各种关系,以致几乎中断记叙的源流世系丝纹不乱得以记载传续。

  辛未七修谱目前各关均有存藏,另有收藏于国家公共藏书地者:湖南省社科院何光岳藏书楼、岳阳县档案馆各一套。

  

  第三节  甲午八修谱

  八修族谱始于公元2014年,2015年10月付梓发行。因起修在甲午岁,故称甲午八修谱。

  按先世“二十年小修,三十年大修”之传训,公元2014年(甲午岁)早春,岳阳四关族长联儒邀约保权、五良、炎春、忠良、益民、四生、小波于家相议,一致同意联络组织发起八修。其后,联儒与小波、四生等前往临湘、嘉鱼、监利、石首、汨罗、湘阴、平江、津市等地串联,得到各关响应。农历二月初三,各关代表相聚于岳阳冲关皂力塘,共定八修盛事,成立了有联儒、大传、五良、炎春、忠良、小波、国法、仁超、芳美、秋群、四生、申贤、益民、加兴等十五人组成的胥氏族谱八修编委会,以胥亚、定元、棉桃为顾问,联儒为总督修,小波为岳阳督修,芳美为汨罗湘阴督修,仁超为临湘督修,国法为监利督修,治怀为石首督修,秋群为嘉鱼督修,三多为平江督修,定元为总编、四生协之。各谱局设冲关林家冲。

  各关在谱局的协调下,成立了相应的门谱编修小组,负责本关门谱编写,其成员是:

  牛口塅关:运初、寒明(国耀房)、胥亚(国本房);

  神鼎关:正雄(从浑房);

  楚楼关:春福、放军、观成、玉保、秋高、秋全、细辉、公平、六元、          敏泗、汨中、成仁、正武、秋德;

  北斗关:罗亚、进良、握球、庆望、秋光;

  新塘关:爱文、方教、飞跃;

  磊石关:大学;

  山上河竹关:方美、方文、方谋、秋德、金根、秋余、益炎、稳根、新华、方建、春桂、秋发、仲林、春辉、昔托、旺保、昔根、秋德、周友亮、送根、胥良、簿辉、孝华、秋桂、黎竹梅、美良、志文;

  西塘关:三多、培根、孟雄、国清、栋才、培庶;

  天鹅关:秋群、秋浩、春阳;

  茶湖垸关:国发、春汉、绩荣、著德、和平、著华、春常、法明、尧皆、    珍清、中华、秋梅、秋鑫;

  大石垸关:绩善;

  调弦关:治平、著彪、治军、北海、年喜、著祥、平华、绩兵、仲甫;

  金盆关:国治、功雅、吉祥、立波、著望、光州、明光、仁超;

  圆门关:新民;

  大屋关:岳敏;

  铁炉关:秋望;

  桥头关:四平;

  莺岩关:春华;

  西冲关:关佑;

  渔潭关:明望;

  栗峦关:春良;

  陡岭关:杏子;

  高关:望桃、胥庆、艳春、忠良、光华、怀玉、五星;

  冲关:小平、琼波、克斌、文生、文锋、幼卿、四喜、建军、胥龙、    建民、家兴、晓波、群华、春华、仲文、育林、湘平、兴旺、小四、亚新、裕明、重儒;

  明关:再普、细棉、桔平、银群、己未、文国、荣检、喜华;

  二关:加兴、五良、棉桃、孙贤、细球、新华、岳华、梓桂、旭辉、    菊新、爱良、胥旭、朝晖、楚平、革保、迎军;

  合盘关:新明。

  甲午八修谱基本承袭甲子六修谱和辛未七修谱,但卷首改进颇多:①按现代习惯改直排为横排;②新辟《族事记》,以补老谱偏于横刮,而缺纵贯,以致因果之效不彰的不足,按照年代顺序把自哲公肇姓以来二千八百多年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从古到今贯通起来,用事典从纵的角度阐述族史,使族人对家族的发展有一个明晰的了解;③内容重新归类编排,条理更为清晰;④对古谱予以句读,改繁就简,更利于现代人阅读。

  

0.0783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