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繁衍

  

  

  

  

  

  

  

  

  

  

  郭姓族人最初的发源地当是今天的河南三门峡、望出山西省太原。向四周迁徙。 郭姓来源于西周初期的封国——虢国。其始祖是周文王的同胞兄弟虢仲、虢叔。虢国从创始人虢仲、虢叔开始,历代国君大都在周王室中担任卿士、太师等要职,掌握着军政大权,是周王朝历代君王的左膀右臂。虢国以猛虎为图腾,崇尚勇武,威猛顽强,为了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战车横扫大河上下,铁骑踏遍崤陵南北,舍生忘死,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公元前655年,在遭遇“假虞灭虢”失败之后,族人辗转迁徙,因上古“虢”字与“郭”字通,虢姓逐渐流变为郭姓。郭姓族人在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以郭子仪为代表的许多名人志士。

  早在夏商周時代,郭姓人就在河南登封、滎陽一帶居住和繁衍生息。

  隋唐时期,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間,明政府移山西民到全国十八个省五百个县、数百个姓氏。

     唐朝中叶,大臣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被封为汾阳王,中兴之功带来了姓族的兴旺,形成了著名的山西汾阳郭氏,达到鼎盛时期。后汾阳郭姓后裔入闽成为福建郭姓始祖。至今南方和海外的郭姓多数敬奉郭子仪为始祖。

    从五代到宋元时期,随着金人的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南下,迫使郭姓人再度南迁,由此,郭姓人遍布大江南北。如今,郭姓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最多,上述五省郭姓约占郭姓人口的46%。

   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其中以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老挝等十几个国家为最多。美国、加拿大和巴西也有不少的郭姓华裔。

    平乐郭氏,其先祖郭从道,是唐朝汾陽王郭子仪第六子郭曖公的后裔。明洪武二年朱元璋聖旨欽定移山西民到河南。居于澤州鳳凰臺周村的郭望璞家也在移民之列。郭望璞家育有五個兒子,幼子郭從征隨父母留居周村,長子郭從仁帶領三個兄弟遷移至河南孟州石莊落户。洪武十九年,又欽定一地不得落户兄弟二人,無奈長子郭從仁留守石莊,郭從德郭從道、郭從義陸續遷岀,其中郭從道渡黄河遷至洛陽縣平樂。從孟州石莊珍藏的明朝家譜和澤州周村老譜査得郭望璞是郭子儀三十二代孫,與周村郭濟川爲堂兄弟,郭望璞的兒子郭從道爲郭子儀三十三代孫,郭從道爲平樂郭氏的始祖。

      咸丰六年(1856年)四月文都碑记记载始祖从道十二世孙文都祖约于公元1766年迁至泥河,为泥河郭氏始迁祖。泥河郭氏繁衍望,当前有四百余口。

   

    

  

  

  

  

  

  

  

0.0679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