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德宗功千秋永,子传孙继万年春。粤稽吾氏播迁始自绛州(今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新绛县)继自曲沃(今山西省南部临汾市曲沃县),年月时日俱不可考,惟明永乐二年即公元一四0四年由河北省枣强县东徙山东莱西,数传我鼻祖公,兄弟二人自莱西迁来新城居焉,由是而安祖业新城即今之桓台也。兄弟二人籍历新城已五百余年,考其谱牒 讳全祖长支 安祖次支,故尊为鼻祖。全祖后北徙。鼻祖后伯叔兄弟六人:龙 虎 豹三祖居河东 源 泉 恕三叔祖居河西。履历籍贯世系居址确有名徽,坟墓尚存。鼻祖讳 全字诚轩,我一世祖讳 龙字延青,由新城北徙移居博兴城东辛耿庄,距城四十里为业。仲祖讳虎字延黑徙居博兴城北纪耿庄,距城二十五里为业。季祖讳 豹徙居广饶城北楼李庄又迁居陈家庄子,距城六十里。叔祖讳 源移居滨州城东八里庄;泉祖移居滨州城东北秦台耿庄;恕祖移居沾化城南耿庄。明嘉靖二十六年即公元一五四八年,我二世祖讳 事修字肇基,娶李氏。复自辛耿徙居博兴城东北九十里大耿庄,即今之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郝家镇耿家村兴家立业,繁衍至今。葬庄西永旺地籍属东场。据考相传兄弟八人,胞弟事祥祖复移居广饶城北南庄子后迁居北夏口,其余六祖失讳.

      国有众民族,家有祖后裔,普天之下,编史修志,乃为后人者之己任,追溯前世,吾先祖于道光十二年即公元一八三二年首次编撰谱书,同治元年即公元一八六二年再续家谱,光绪十四年即公元一八八八年第三次撰续族谱。 
    中华民国十六年即公元一九二七年三月吾族讳字荣唐、模山、忻亭、敬斋、克文发起合谱一事,族祖讳昆垚、文山於九月初旬栉风沐雨不辞跋涉先之滨沾再之桓台。亲阅耿氏谱牒,又之辛耿纪耿等庄敬揽南族支谱,鼻祖兄弟二人,长支讳全次支讳安,安祖卜居桓台其后裔宾甚蕃衍,全祖后伯叔兄弟六人北徙,源泉 恕三叔祖同胞兄弟居武定府滨沾二县。谱牒业已合编碍难与我同续。我一世祖讳龙与胞弟 虎祖 豹祖三宗一脉。随各处均有支谱,然族各一方,家各一乘耳,发起者邀同辛耿庄讳字 耀东、雨亭及纪耿庄讳字 眉山、郁亭、仁堂共崔家庙庄,景参、敬亭协商同族。无不欣然乐从。至是而合谱之举志已决矣。故大耿庄、耿家井庄、辛耿庄、崔家庙庄、纪耿庄、北夏口庄、陈家庄子、北岭子庄约定先自各支族,按支分派,编世徽名,辑一草稿,草稿以成同族文人讳字荣唐、敬斋、模山、克文、文山、继武等援笔而书,汇编元 亨 利 贞四册。卷一元册为耿氏始祖龙祖之二世讳事修祖后大耿庄、耿家井庄、北岭子庄仝卷谱;卷二亨册为崔家庙庄、辛耿庄长次支仝卷谱;卷三亨册为辛耿庄二、三、四、五、六支仝卷谱;卷四为:纪耿庄、北夏口庄、陈家庄子仝卷谱。四册据事实集载一帧,方的成书,印刷成部。第四次合修谱书于民国二十年岁次辛未年即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八日谱工告竣。谱书昭然明晰,支派分明。知我三大宗及滨沾三大宗共属桓台。厥后我族祖孙如处一堂而地域之远近弗限,支派仍归一本而亲疏之等杀无紊,支虽繁而原本同气,居虽折而仍是一门。南北同心遐迩一体。 
    祖豆千秋永,本支百世长,我族四次编撰谱书,对吾姓氏起源及家族凡例皆做详细说明和制定,大耿庄谱式与原影式相符,以五色祥云记叙,即第五世祖讳万祖为黄云 千祖为红云 强祖为蓝云 第九世祖讳 三奇祖由红云而蓝云为桃红云 第五世祖 讳 于天祖为绿云。并将支派分为三大支系,万祖为一支;千强二祖胞兄弟为一支;于天祖为一支。红云支系第十世祖讳:际乾字健行,邑庠生鸿胪寺序班,恩赐八品,乾隆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生,道光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卒,享年八十五岁。娶郭于庄邑庠生驰赠武信骑尉印维城公孙女处士印玾公女。葬家西人旺山地茔。生子六人,按伯仲季其名讳怀媛祖 怀端祖 怀珙祖 怀瑾祖 怀珣祖 怀瑜祖兄弟六人,故有规定:次系祖茔后人守祖行穴不许阻挡。即我宗中族人所称“六大分子”亦为是也。 
据“五行相生”释任何一“行”都具“生我” “我生”两方面。将此喻为“母与子”一脉相承尔即“生吾为母”“吾生为子”故吾族有讲:凡我祖讳 际乾祖之六大分子原则按照五行相生取名即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意喻父子相生一脉相承。同支系兄弟取名适用五行部首为偏旁同一字为好。此未予严格为之。 
    吾氏谱书几经编续全族人人皆录入无遗漏。但仅记以男丁名讳,娶妻室仅在姓后加一“氏”字不将名讳录入,这与我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及思想观念相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生活的需要族谱之旧规章已有许多不足取之处。念吾祖辈开卷立书即对续谱有之非常严谨之规定。吾等晚辈无权擅自改动。钦忠叔与余曾多次商议研究,我们生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女有继承祖业之权,赡养父母之责,同是传宗接代人。我们的国家亦在提倡男女平等,我们家族亦应走在社会前列和谐相处,以提高全族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继与钦明伯商议,吾支系按六大份子属十一世祖讳 怀珙祖后可按吾族谱式样将吾支系另行复谱详细编修。本支系谱书除将个人资料更加完善外,并将娶妻真实姓名、原籍谁人之后工作单位尽可录入。所生子嗣无论男女皆可载录对已婚嫁之女录入嫁于何地、何人、谁人之子。所生子嗣随其意准录。 
    历史年延我们无从考究历代,只尽量录入知道和可考究的祖姑、姑奶及居所驻地的个人资料,一分宗亲远近,更不忘吾族中女性之延嗣。 
我氏支谱为了体现家族和谐、仁爱、团结的家族理念,本着尊祖敬宗,严守古训,对后辈负责的态度,大力弘扬耿氏前贤遗风,延续我族后秀之正直门户,让耿氏族谱延续不断,永传世间,经研究共议决定对已故先祖部分遗像及现在和睦家庭的照片附于谱牒,祈先人安息。后人永记。 
此次编撰支谱。由钦忠叔与余共同倡议,钦明伯、钦友叔、钦铎叔、汝滨兄、汝云姐不辞劳苦、内查外调、逐户登记、按世分支、严格校兑、尊族规祖训而行,以我氏主修原谱为本,非敢乱动。本着宁缺不紊的原则力求详实,以不负先祖之望,众人所愿,排列成谱。后由余与妻淑琴用电脑排版录入。全体人员协同一致、不负众望终成续谱大业。在建立家谱的过程中资料难得,但终因时间、精力、水平所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讹之处。如果有不周密详审之处望族人勿责斧正。 
    吾支系谱书一展谱而名讳清晰,支派分明,知吾宗同属。绵绵绳绳皆系一本,承承继继统归一脉。此事一举,不惟尊祖敬宗,以光先人之德,期世世相传。聊以俟后修者或有发达者欲立,立并有所凭籍,是为序。 上示支谱谱序,余愚钝无他志,意愿世世有序。人人知始原由,来龙去脉,以免合皮食核桃。祖以耕读传家、以忠事国、以孝事亲、以勤为本、以和为根。细知现汗雨呼云之人皆一血之来,由一根生,但因年古之分万千,各自立基业,学有、商有、工有、农有、功有。乃其行业之别,穷富之差,勤懒有界,脾性不等,各所不同,误有犯己者性火既起各执脏说语,深者自相残杀不顾,忘其本血,如虎咬爪,凤折其翅,古之曹氏七步成诗虽传千古佳作,实揭兄弟相拼二恶,今之咬耳诚劝后人,世世莫做七步成章之徒,立者愿岁岁借节以谱为钟。刻铭心思,念一血之情,与事三思,以让展长。一合族内洪纠少,百忍世世喜气多。乔木发千枝概出一本,长江万派总是同源。望后生之辈,勤学奋进,弘家史、凝血亲光宗耀祖。

  

  

  

  

0.071356s